一 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穿新鞋,走老路”,忽視教學效果
高中英語新課改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不少高中英語教師仍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對學生進行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第一,教師的語法、詞匯知識講解仍然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一方面,不少高中英語教師仍以講解語法、詞匯知識為主,學生聽、說、讀、寫的課內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聽不懂,講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不少教師側重對課文內容的分析,未能結合課題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延伸性話題,引導學生查閱相關信息并組織討論,從而使學生的語言運用缺少環境,導致一些高中生不能運用已學的語言知識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二,閱讀教學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目前,大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仍以閱讀短篇文章為主,而閱讀中、長篇文章和英語原文小說節選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拓展知識與積累詞匯的空間。
2.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第一,自主學習沒能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在一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中,有的教師由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學習伙伴也由學生自己挑選,這樣的課堂教學漫無邊際,費時低效,導致學生所討論和研究的問題,大多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無關。結果,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流于形式。
第二,合作學習沒有做到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如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足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課堂氣氛雖活躍而實際思維含量卻很低。
3.濫用教學媒體和教具
新教材突出了英語語言的交際功能,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相關,時代感強。因此,合理使用教學媒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積極思維,準確模仿與交際,還能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顯示其直觀性與化繁難為簡易的最優功能。然而,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頻繁地使用教學媒體,以機代人,導致最終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 改變存在問題的對策
1.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
新課改的基礎力量是教師,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教師自身的素質就成為新課改成功實施的關鍵。
第一,高中英語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既要滿足學生心智與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也要滿足高中畢業生的就業、升學與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
第二,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讓學生擁有獨立自主學習的條件,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根據所學語言內容設計出當前學生能夠使用所學語言的情境。其次,要向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材料,并使學生能駕馭這些材料。再次,要求學生使用語言材料完成交際任務,并幫助不同類型的學生制訂實施計劃。最后,對自主學習的結果給予合理的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每個學生的閃光點。
第三,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新課改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為此,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正視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和經驗,利用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使用、師生的互動,同事之間的相互聽課、說課和研討,評價自己長期積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學經驗,理清自己日常教學的行為和想法,以便更好地、經常性地檢測課堂教學情況,從而不斷修正、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
2.加強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側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努力創設可供不同程度學生認知、思維、分析、研究等能力發展的相關情境,通過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其良好的綜合素質。
首先,要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高中英語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已有的語言能力,創設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環境。教師還可以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求學生閱讀并回答問題。這樣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訓練,有助于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與提高。
其次,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閱讀能力,開設豐富的閱讀課,指導學生閱讀篇幅較長的小說節選和科技文章等,幫助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領悟文化的內涵。
3.在多媒體教學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聽、讀等方面的交流,更需要師生間進行大量的情境性的口語訓練。多媒體代替不了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訓練。面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的發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推廣,教師要關注自身的角色,在多媒體教學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