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化學概念,并在分組實驗課程中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中學化學教師積極開展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策略研究,以期更加科學、高效地解決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中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中學化學 實驗課程 分組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118-02
現代化學教學理論中最重要的是三項理論:課程理論、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新課程理念下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策略研究既是化學教學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落實化學理論聯系教學實踐、指導教學實踐的重要途徑。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分組實驗課教學策略與化學教學理論研究息息相關。如有關教師教學理念轉變的問題符合化學教學理論研究命題,分組實驗課前準備的相關內容也是化學課程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而有關化學分組實驗教學實踐的部分則涉及了化學學習理論的相關內容。
一 重視分組實驗實踐,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的理念問題。從當前中學化學教學現狀來看,中學化學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經歷兩個不同層次的轉變,才能讓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適應新課程背景。
化學教師教學理念的第一層次轉變主要是在化學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完成的。化學教學理論的側重點在于“教”的層面,主要內容有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設計、課堂優化、課外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教學基本技能應用等。但這個“教”的重點又與傳統的化學教學有所不同,教學中對實驗教學和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并且將教學理念融會貫通以后,能更好地推動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工作。
第二層次教學理念轉變是在第一層次教學理念轉變的前提和基礎上進行的。新課程背景下“教”的理念,弱化了傳統教學的理念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觀點,這一點為建構主義理論核心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化學教學理念的第二層次轉變正是依托化學學習理論中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而出現。
此外,第二層次的教學理念轉變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這一點強調了“學”的重要性。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教育和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化學知識意義進行主動構建,并依托實驗課教學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 重視分組實驗課前準備,確保化學實驗教學更完整
每一種化學教學理論的研究側重點不同,化學課程理論的側重點是從教材、課程安排和課程設計的層面來研究化學實驗教學。應用到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中,則重點體現在對課前準備工作的安排與計劃上。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之前,需要根據新課程的計劃和標準以及影響課程設置的因素有計劃地安排實驗課教學準備工作,確保學生能從教學實踐中學有所得。
根據化學課程理論的指導要求,化學教師在分組實驗課的教學準備工作中最先要做的準備工作就是對分組實驗授課模式的深入分析,充分把握分組實驗的方式、規律和課程安排方法。如在教授粗鹽提純實驗時,教師需要先進行一次粗鹽提純實驗,根據實驗時的狀態判斷授課時將學生分為幾組最合理,且一組幾人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之中,還不影響實驗效果和觀察需求。然后還要根據實驗特點和授課需求安排實驗室、準備實驗器材,并通知學生預習實驗課程。
三 落實分組實驗課教學,確保化學實驗教學更高效
在化學實驗教學實踐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有的實踐教學都應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進行。化學教師依據化學學習理論研究的內容熟練掌握中學生心理特點及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特點等信息后,再據此安排實踐教學,能有效提高分組實驗課的教學效率。
1.教師演示化學實驗過程
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上教師的演示實驗非常重要,而且在學生主體求知欲大、模仿性強、可塑性好的心理特點影響下,教師可通過生動的化學實驗演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操作實驗、發現化學反應發生時的各種現象,從而讓剛開始接觸化學實驗的學生喜歡并且樂于學習這一門課程。
例如,在進行氧氣的制取及性質的分組實驗前,教師需要先將教學中所有氧氣制取實驗的實驗過程演示一遍,并在演示實驗時引導學生做出正確、準確的操作。以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反應條件:加熱;催化劑:MnO2)實驗為例,學生可從教師的演示實驗中學到如何正確地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如何確定催化劑MnO2的劑量,做實驗時,眼、手應怎么放,怎么看。教師演示實驗是分組實驗課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可以啟發學生主動觀察實驗的現象,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并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化學概念。
2.正確處理學生分組問題
分組實驗課上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學生分組受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所產生的基本特性如目的性、計劃性、受控性的影響,存在著自然的分組趨勢。學生分組時可以此為基礎,并充分考慮學生間的默契程度和實驗相關理論掌握熟練程度,以及化學實驗的特點等因素。要保證小組內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實驗中,不會出現有人忙、有人閑的現象。
3.對分組實驗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把關
在化學學習理論研究中發現,中學生的化學學習具有“以間接知識為主,要求學生要全面發展”的學科特點。這些特點的存在進一步強調了化學分組實驗教學中不同環節的重要性。教師在開展分組實驗課的教學工作中對分組實驗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必須嚴格把關。對參與分組實驗學習的學生要進行有效監督、約束和推動,促進學生形成化學概念、辯證的理性思維模式,增強動手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分組實驗課堂上,要強調讓學生動手獨立完成實驗,讓學生將學過的化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步驟應用到化學實驗的實踐之中。為了能讓實驗成功,學生需要反復嘗試,并收斂急躁、馬虎的個性,逐漸養成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操作行為,這樣才能井然有序地完成實驗安排。
當然,化學教師必須在學生的分組實驗時進行指導,讓學生隨時更正實驗中的錯誤以確保實驗成功。
四 正確處理分組實驗細節,確保化學實驗教學更完善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是最重細節的課程之一,除了基礎內容外,在分組實驗課上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若能在課堂中把這些細節都做到完美,對提高化學分組實驗教學效果大有裨益。
1.分組實驗課應該掌握的內容
初中學生從初三開始接觸化學課程,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包括了重點內容和一般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時往往喜歡講重點、抓難點,但對一般教學內容不夠關注。這樣的教學特點容易使學生忽略一些細節問題,而在實驗教學中這些細節又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化學教學標準的要求,分組實驗課中常被忽略但又應掌握的內容有:(1)教導學生從化學實驗中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這個方式應該以基礎的化學實驗和常用的推理方式為基礎。(2)對化學實驗室的常用器材要做到了解其使用方法。(3)教導學生學會處理突發事故的辦法,實驗失敗屬于最常見的突發事故之一。(4)掌握化學實驗課程上要求的所有基礎實驗步驟,并能對實驗進行科學分析。
2.注意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問題,提高實驗成功率
初次接觸化學實驗的學生經常無法成功完成實驗,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犯了一些實驗中習慣性的小錯誤。這些小錯誤若能得到妥善解決,對提高實驗成功率非常有利。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中常犯的錯誤有:(1)密閉性實驗裝置上的錯誤:使用前不注意檢查密閉性,使用后不注意塞緊塞子保持裝置密閉狀態。(2)常用裝置的使用錯誤:選錯和用錯量筒,不會正確使用酒精燈,不懂得用外焰加熱等。(3)習慣性錯誤:用手抓化學藥品、砝碼或弄錯實驗順序等。(4)忘記填寫實驗報告,不注意實驗后的清潔工作,如忘記將廢液導入廢液缸,忘記清洗儀器和整理桌面。
綜上所述,化學分組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有助于推動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實踐,更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大有幫助。隨著中學化學分組實驗教學方式的不斷完善,初中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效率也在不斷提升,由此可見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策略的確是一個值得不斷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許貽厥.初中化學分組實驗教學的實效組織策略[J].中學理科園地,2012(5)
[2]陳潔.新課程理念下中學化學分組實驗課的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7)
[3]陸建源.新課標下化學分組實驗教學策略的研究[J].化學教育,2010(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