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中強調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基于此,筆者就如何注重數學實用性,提高中學生數學實踐能力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 實用性 實踐能力 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122-01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每一節數學課都是驗證數學理論的過程,而非簡單地進行理論探究的過程。在數學課堂上將知識點提煉出來,并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驗證,讓學生在實踐與理論的交叉、重復中意識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同時具備數學實踐能力,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如何讓中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讓他們在形成“用數學”意識的同時,提高其綜合實踐能力,從而將單一的數學教育有效轉化為素質教育,是廣大數學教師應探究的課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的實踐能力始終都是數學教育至為關注的一個環節,而如何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吸取、應用與綜合,并最終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讓他們充分認識數學的實用價值,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基于此,本文對如何注重數學實用性,提高中學生數學實踐能力進行了探析。
一 開辟生活天地,展現數學實用價值
在有限課時的數學課堂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要讓學生認識數學學習是提高其生活技能與技巧的重要部分,要讓他們充分意識到數學是幫助他們對事物進行認知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中開辟一片“生活天地”,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和實踐來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最初認識,讓他們學會在生活天地中去探索數學問題的原型所在,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數學本質,引導他們帶著新的問題走進實踐,培養其“用數學”的技能,幫助他們將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如在講到三角形的穩定性時,可以引導學生們從生活中尋找與三角形這一特性相關的實例,當學生們不由自主想到了電線桿、自行車三腳架、尖頂房屋時,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工具,讓他們嘗試著去修理一把斷掉一條腿的椅子,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對三角形穩定性有更加直觀的體驗。當他們利用知識完成實踐時,對數學的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 結合生活實際,組織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而在數學課堂中要想使數學這一特性得到有效反映,就要注重組織一些以實際生活為背景的實踐活動。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應用”時,當學生對知識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可以組織一個以“城市規劃”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某城市要對城市進行重新規劃,城市圖的比例尺為1∶2000(出示城市圖),圖中要建設一個綠化帶,它的面積是12cm2,周長是15cm,請同學們幫助城市管理者計算出綠化帶的實際面積和實際周長。這種讓學生們走進實踐的方法,可以讓他們主動探求出數學知識點,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之后,數學帶給他們的樂趣會引領他們主動地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學習與探究中。
三 注重數學知識延伸,培養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知識的范圍廣泛,課本、課堂所呈現出的數學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教師重要的任務是要讓學生不但在課堂中、書本上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在課外也能夠學到知識,盡可能更多地領略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這需要教師積極地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實踐平臺,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給他們時間獨立地去“做”、去“用”,并在“做”與“用”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發現。如當學生們掌握了普查與抽樣調查的方法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了解一下你所在社區的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意見”,要求學生們利用所學知識自己選擇調查方法,設計調查方案。當學生們設計了不同的抽樣調查方案,并將不同的調查結果呈現給教師,教師可以根據這些調查結果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們思考:抽樣調查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對于樣本的廣泛性與代表性你們如何理解?學生們通過真實的調查過程,具備了初步的統計意識和數據概念,能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生活與數學之間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對人類的進步與發展的重要的意義。
數學實踐會讓學生不再感到數學是枯燥無味的數字與符號、公式與定理。從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中,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讓他們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更重要的是,在實踐活動中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分析、發現探究、解決問題,使他們的數學能力由無目的的認知發展為有意識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莊波.實踐性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29)
[2]司慶梅.讓學生在探索、創新、實踐中學習數學[J].學園,2013(1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