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復習是學生系統歸納、總結一段時間所學數學知識的重要階段。要達到夯實基礎、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目標,教師必須制訂細致的復習計劃,通過有步驟的復習完成知識的整合。復習計劃要從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入手,重視課堂教學,重視題型的歸納和解題思路的總結,達到能讓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題的目的。
一 課型結構多樣化,讓學生有所期待
復習課是對已學知識和技能的整理和總結,如果每節復習課都是按照一種固定的模式,學生就會覺得沒有新意,熱情就會下降,導致復習效果不佳。筆者認為應采用多種復習課課型結構,如可采用“梳理成圖先理后練”型、“選定重難點邊理邊練”型、“問題切入以練帶理”型等,這能讓學生對每一節復習課有所期待,會有意無意地猜測和揣摩:下一節復習課會是怎樣的呢?
二 形式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形式多樣的課堂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了讓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巧妙地創設蘊含復習內容的、有意義的情境
激活學生相關的知識經驗,燃起學生復習的熱情,使學生在“舊”知識中找到“新”感覺,這是一節“優質復習課”的開始。
在復習課上,小組合作教學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合作中互幫互學、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競爭,從而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同時能夠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通過小老師活動,讓學生自己講課
這種方式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競爭能力。“小老師”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必須從一開始就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復習課上臺進行歸納、總結和復習。在選拔之前必須讓每名學生都準備復習課上的內容,交給老師逐個批改,挑出最好的一個進行當面指導,然后第二天上臺當“小老師”。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通過其他同學的講課,借鑒他人的長處總結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挑挑講課同學的不足之處。這樣上臺講課的同學為了不讓其他同學挑出自己的毛病,肯定會認真復習,認真總結,把課上好。
3.利用多媒體優化數學復習課教學
應用多媒體可將教師從繁重的板書中解脫出來,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調控課堂,有效指導學生,從而加快課堂的節奏,增大課堂容量,同時使用多媒體的音像效果還可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此外,習題講解利用動畫演示,化靜止為運動,化抽象為直觀,能加強理解,化解疑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 內容設計合理,開拓學生思維
1.復習課的設計、選題首先要明確復習課教學對象的特點
復習課教學對象是已學過有關知識,已初步掌握有關內容、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學生,具有淺知性、經驗性、差異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學生、不同內容的需要,明確具體目標,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明確復習課教學的主體,把握復習課教學的主動權
要確立學生自主復習的基本原則,把重點放到合理設置復習課教學結構上,恰當地組織復習內容,合理地設置復習教學結構,把握課堂教學生成,真正把握復習課教學的主動權,引導學生自主整理知識,構建知識和邏輯框架。
3.明確學生的知識缺陷,把握復習課教學的重難點和弱點
在復習課上,教師要始終把握教學的主動權,要關注學生的復習進程,從中發現學生的知識缺陷。教師應敏感地發現問題,并及時在教學生成中有針對性地解決。
4.明確練習的重點,把握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練習是復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其關鍵在于設計的練習題要具有針對性、遞進性、綜合性,便于采用“一題多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解題的方式,積極發揮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各自的作用解決問題,避免盲目做題,搞題海戰術。在習題設計方面,設置梯度習題對增強學生復習效果比較有效:(1)梯度習題能使學生思維走向有序,學生做習題的過程,也是思維不斷碰撞的過程,而梯度習題則能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有序,在每一個類型的習題中,前一種習題則是為學生完成以后的習題打下基礎,埋下伏筆,減輕學生的思維負擔,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找到探索某一類問題解決方法的方向;(2)梯度習題使不同學生都有成功感,數學主要是要教授學生方法,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習題中,可以得到鍛煉,提升能力,得到成功的體驗,進而提升數學素養。
復習課是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性思考的關鍵時候,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時刻。如果教師能營造有利于學生主體發展的氛圍,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將得到較好的發展,體現復習課教學的系統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設置例題、習題,層層遞進,深入思考,改善教學模式,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就會使學生覺得復習課也有滋有味。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