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思想集中在以下幾點:(1)通才教育;(2)教授治校;(3)學術自由;(4)愛國教育;(5)社會理想。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教育思想對中小學美術教學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本文將就此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教育思想 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149-01
近段時間以來,筆者常讀有關教育思想方面的書籍,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做了一些思考。我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教育思想對于中小學美術教學也是有啟發的。
對于20世紀世界教育史上的璀璨明珠——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思想的研究,國內關注已久。自三校復員北返之后,研究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思想的工作就一直進行著。學者們對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思想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幾點:(1)通才教育;(2)教授治校;(3)學術自由;(4)愛國教育;(5)社會理想。
李碩豪以《梅貽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為題,探討了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就是以培養通才為目的。大學教育的目的在于“止于至善”,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專家次之。大學四年應該打下良好的知識面基礎,文理兼通,融匯中西,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服務。邵明峰以《西南聯合大學辦學奇跡背后的原因探析》為題撰寫論文,文中提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堅持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辦學理念。教授與學校的教育息息相關,教授治校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一個亮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梅貽琦的一句名言影響了大學的模式,即“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也,有大師之謂也”。周棉在《中國留學生與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中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始終秉承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學者、學生自由地探索人類的未知領域,自由地研究知識,敢于挑戰權威,學術方能進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堅持學術自由的教育理念,各派學者,各派觀點采取兼容并包的態度,學生自由開拓學術視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思想異常活躍。李宗建、魏強闡述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把愛國教育作為第一教育理念。張伯苓把培育愛國精神,陶冶愛國情操作為教育教學的首要原則,并親自制定“公能”校訓,把“愛國為公”作為“公”的不爭內容。張伯苓的愛國教育思想十分豐富而深刻。李宗建、魏強詳細提到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中的社會理想教育。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社會理想教育是建立在深刻的現實反思和強烈的責任應當的個體覺悟的基礎之上。這種社會理想教育體現在,一方面對于青年學生進行的立志教育,這種志向不再是舊道德規范因襲下的為了“揚名聲、顯父母”,而是現實國情下的為了國家之振興、社會之進步和人民之幸福;另一方面,希望訴諸教育之力量,進行國民性的根本改造,最終實現強國富民的美好愿望。
國外研究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美國學者易社強為例。易社強教授的《Lianda: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西南聯合大學:戰爭與革命中的中國大學》)是研究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巨著。在著作中,易教授主要研究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教育內容,抒發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的學術情懷和學術自由的氛圍,描繪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生的精神面貌。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一個有著優良學術風氣、學術氛圍和良好社會聲譽的世界名校。雖然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在當前教育思想的探索和完善中,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教育思想對于當前學生的培養教育仍具有借鑒意義。
第一,美術教學應首重基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講究通才,不過早地給學生定位,美術教學也是這樣。學生們的基礎很重要,在奠定基礎的過程中,不要過早地定位主攻方向是國畫、素面、油畫等。要培養廣大學生良好的基礎,學生們一旦奠定好了基礎,成績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第二,重視品質教育,美術教學也是有品德要求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育重視愛國主義,社會責任培養,美術教學要注重品德教育。學好美術絕對不是為了一幅國畫或一幅油畫能賣多少錢,學美術的初衷是為了反映美好的生活。從這個角度講,學美術的品質也是產生重視的,這一點做到了,廣大學習美術的學生將會走得很遠。
第三,美術源自內心。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講究學術自由,其實學美術也與心境大有關系。一個人的一幅畫往往反映這個人的內心世界。美術教學要重視學生心境的培養,畫自己內心深處的靈感,找好自己對于生活的靈魂深處的定位,這樣的創作才是獨一無二的。
參考文獻
[1]云南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等編.《云南文史資料選輯》(第34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建校五十周年紀念專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2]周本貞、高建國等著.守望大學精神[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3]曲士培.蔣夢麟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伊繼東、周本貞.西南聯大與現代中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