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治衛生學校
【摘 要】血型與輸血是生理學血液中的重要章節,本文主要從設計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效果反思等幾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關鍵詞】血型與輸血 教學 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187-02
一 設計理念
在課程設計中,積極探索以職業教育“五個對接”為目標,教學內容設計考慮護士職業標準、對口升學考試要求及臨床工作需要;探索運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使師生在“做中學,做中教”的融洽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探索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提高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動手能力的教學方式;教學中積極進行德育滲透,引導學生愛學習、會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更新觀念,改進學習方法。
二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科學出版社2010案例版生理學教材。生理學是護理專業基礎課主干課程之一,是一本以案例為導向、注重與臨床相結合、體現專業特色的生理學教程。第三章血型與輸血是其中的主要章節。既是與臨床應用較緊密的環節,也是對口升學考試考點,實用性很強。(教學時數2小時。)
三 學情分析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分析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目前的中專生,年齡多在15~18歲,思想活躍,活潑好動,動手能力較強,但文化基礎薄弱,缺乏學習動力,自信心不足;責任感差,團隊合作意識弱,都需教師引導和培養。教師應適時表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材施教。
四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本節共制定了3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第一,說出血液凝固的概念。通過學習血液凝固的概念,在臨床上能夠有效地進行生理性止血。
第二,介紹血型鑒定方法。血型鑒定方法的學習,有助于在臨床上對失血病人進行有效的輸血治療。
第三,了解安全輸血原則。
2.能力目標
在學習中養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樹立團隊合作精神,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
3.情感價值態度觀目標
樹立正確的救護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目標融為一體,前兩個目標側重于理論知識,后兩個目標側重于實踐技能,在每個目標中都設計了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德育目標,將其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利于培養適合崗位的需求、德藝雙馨的護理人才。
五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由學生分別扮演病人、醫生、護士,表演17世紀以前由于醫生誤將動物的血輸入人體,導致病人死亡,醫生又給另一位病人輸入人血,結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的病人還是死了。
通過學生表演,引導學生討論,順利導入新課內容。
設計思路:這樣的設計既體現新課程張揚學生個性的理念,又迎合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起到了導入新課的作用。
2.講授新課
第一,自學新知,積極競答。給學生3分鐘時間自學本節內容,然后通過“搶答游戲”來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采用以組為單位的搶答記分的方法進行,得分高的小組就是優勝組。)
搶答題:(1)常見的A、B、O血型分成幾種類型?(A型、B型、AB型、O型);(2)獻血時為什么先要檢查血型?(要考慮獻血者的紅細胞與受血者的血清之間是否會發生凝集反應);(3)輸血的原則是什么?(輸入同型血);(4)當不同血型的人輸血時,血液中的什么物質可能使紅細胞發生凝集反應?(血清中的凝集素);(5)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輸血給其他三種血型的人?(O型);(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AB型);(7)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多少?(7%~8%);(8)對于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一次失血超過血量的多少,生命就會發生危險?(1200~1500ml);(9)失血量如果一次超過800ml,人就會出現什么癥狀?(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出冷汗等);(10)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獻多少毫升的血?(200~300ml)。
設計思路:根據新課程的新理念,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得出的,能夠獨立發現的,盡量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自主獲取知識。在“搶答游戲”中,學生通過搶答,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加深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第二,創設情境,深入展開。無償獻血教育是本節的一個重要情感目標,也是本節的重點、難點,我是這樣設計展開的。首先,展示兩組鮮明對比的圖片:(1)小明想利用雙休日去獻血,但是他的父母卻極力反對,認為這樣會傷元氣,而且會造成貧血。(2)市醫院門診部旁邊的愛心獻血屋里、綠茵廣場由血液中心派出的獻血車上有人在無償獻血。分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獻血對人體的健康是沒有影響的,而且適量獻血還可提高造血功能,預防心臟病。
讓學生從心理上消除對獻血的顧慮和誤解。然后,展示一則交通意外的Flash(一個小女孩遇到車禍,失血過多,生命垂危,醫生為她驗血后發現,醫院里她這種血型的血正告急,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周圍的人都站出來愿意用自己的鮮血來挽救她的生命)。提問:你可能不會遇到相同的情況,但在醫院里每天都有許多人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如果你或你的親人在需要用血時,而血庫里沒有血,你的心情又會是怎樣?通過感人的實例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激起學生產生成年后自愿獻血的強烈愿望。最后,再利用多媒體展示無償獻血場面的圖片,插入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影像資料,再一次激發學生成年后參與無償獻血的決心和愿望,并從心底認同我國的無償獻血制度。
設計思路:多給學生體驗和感悟的機會,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方式。以上三部曲設置了三種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來獲得情感價值觀的提升。
六 教法與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我采用以下教法:(1)教師引導法;(2)模擬實驗法;(3)實驗室的學習。我采用的教法有: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也注重學生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小組合作學習法。做到學以致用。除此之外,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法、CAI輔助教學法;學法有:觀察法、比較歸納法、討論法、分組練習法。
七 板書設計
輸血與血型
血型
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輸血原則:同型輸血
血量和輸血
八 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融入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并充滿激情的課堂氛圍。加上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支撐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學習。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