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是虛擬學習社區研究中最重要的核心研究對象之一,本文基于情境學習理論,重點探討了基于情境的虛擬學習社區網絡平臺的構建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情境 虛擬學習社區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010-01
一 虛擬學習社區的概念及特征
虛擬學習社區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基于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網絡資源共享技術和多媒體信息展示技術的新型網絡教學平臺。虛擬學習社區是一種現代化教學的重要補充方式,也是一種人機交互學習系統。交互是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保證教與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歷來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虛擬學習社區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交互性,也是其存在價值的重要體現。學習者可以通過社區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定期和隨機的交流,彼此分享學習體會和經驗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同時,社區活動中各參與者之間的交互數量、信息種類、成功率等也成了社區平臺考核的重要指標。
二 情境學習理論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性的意義建構的心理過程,而更是一個社會性的、實踐性的、以差異資源為中介的參與過程。無論是文化知識還是科學知識,對于知識的學習來說,學習者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是在學習者和學習情境的互動、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過程中生成的。因此,學習情境的創設就致力于將學習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識、完整的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性任務重新回歸到真實的、融合的狀態,力圖解決傳統學校學習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頑疾。基于知識的社會性和情境性特征考慮,筆者認為學習知識實際上就是交互對話,學習也是一個交互對話、協商的過程,學習知識的樂趣也是經歷對話。
三 基于情境的虛擬學習社區網絡平臺構建
1.虛擬學習社區支撐平臺的特點
虛擬學習社區的支撐平臺應能為學習者提供學術性支持、認知性支持和人際性支持,以實現學習者的知識建構和認知成長。虛擬社區支撐平臺是需要根據不同學習者的要求和任務可以進行設計、修改的人性化社區,這就對開發者的編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隨著軟件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虛擬學習社區的網絡平臺建設有了更多的技術支持,社區的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適應的軟件來進行社區平臺的構建。不同的平臺就有不同的技術特點,也有其各自的主要服務對象,只有符合服務對象需要的平臺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在選擇社會性軟件作為虛擬學習社區的支撐平臺之前,教師要清楚社會性軟件的分類及其特性。虛擬學習社區的目標是讓學習者進行有效的學習。
2.虛擬學習社區支撐平臺的設計
虛擬學習社區旨在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其支撐平臺也是為了提供學術性支持、認知性支持和人際性支持。即虛擬學習社區支撐平臺要為學習者提供學習資源、范例指引,要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要有助于學習成員之間的互助學習,不同學習成員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分享學習心得和成果,共同建構知識、共同成長,還可以及時反饋與評價社區平臺。虛擬學習社區的設計是建立在個性化需要的基礎上的,但是要想構建出滿足不同個性化需求的虛擬學習社區,就要有一定的編程能力。隨著軟件技術不斷發展,社會性軟件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很多社會性軟件都具有技術成熟、操作方便、易于上手等特點。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確虛擬學習社區的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對象的主要需求,然后再選擇適合自己的社會性軟件。當然,僅僅了解服務對象需求還不夠,還要熟悉各類社會性軟件的特性。只有充分全面地考慮到學習者的需求、特點和社會性軟件助學特性后的選擇,才能構建有效的虛擬學習社區支撐平臺。
3.學習任務的分配
虛擬學習社區要為學習者設計許多學習任務,參與者通過參與平臺學習后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是雙方的共同愿景。學習任務的設計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任務要具有趣味性、復雜性和開放性。為了共同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平臺鼓勵參與者共同合作、探討交流、積極參與。問題設置要盡可能地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更要注重結合時下的熱點內容;趣味性強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習者,促進學習者在課程互動中的成長和自我認同;問題難度要適宜,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而是通過團隊的集體協作、共同探討可以解決的。同時,設計者要對所設計的任務進行剖析分層,確定所涉及的具體側面,將任務分解成若干個有明確主題的小任務,讓學習者清楚知道問題的內容。從社會網絡的角度來看,更多的學習者參與任務,學習者之間進行更多的互動,不僅會增加社會網絡的密度,而且可以提高學習者之間的互惠性。
參考文獻
[1]盧媛媛.基于網絡的虛擬學習社區的構建和應用[J].科技信息,2008(29)
[2]姜慶、雷體南.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網絡教學設計[J].軟件導刊,2005(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