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大學生找工作碰到不少難題。大學生會不會因為各種困難而對自己的理想產生消極的想法或者降低自己的理想要求呢?有沒有堅持自己的信念,重新樹立自己的理想?我們對影響大學生的理想和信念的因素進行了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情況,結合社會現實,更有效地分配人力資源,促進社會發展。
【關鍵詞】理想 信念 責任 道德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033-02
一 背景介紹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這是由它的職能和作用決定的。只有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政治優勢,才能保證工作的正確發展方向,才能及時排除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正確的理想信念從來就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教育、培養、引導等科學的途徑,逐步建立起來進而發展為人們的行動指南。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核心內容抓好落實,才能發揮其塑造人、引導人的功能。進入21世紀,由于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人們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必須努力探索,深入研究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內容、新特點、新方式,探索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發揚好傳統,找出新路子,開創新局面。
二 分析問題
1.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社會環境影響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場經濟價值多元化,道德的調節作用減弱,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等侵蝕到人們的道德領域。青年大學生處在新知識、新事物等多種知識的積累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學習、模仿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導致一些領域出現了道德失范現象,是非、善惡、美丑、榮辱界限混淆,導致一些學生道德觀念顛倒、錯位。
2.西方的價值觀念侵入
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獲得空前發展的同時,也使一些西方資產階級的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自由主義等價值觀念進入,腐蝕人們的思想,特別是對年輕人思想的影響。首先,青年大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的判斷標準不一,他們多以個人意識作為判斷標準。其次,青年人有追求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心理。最后,少部分同學存在“國外的都是好的,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思想,從而導致大學生價值觀的偏移。
3.現代科技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同時帶來現代病
人的物化傾向越來越明顯,人與機器接觸的機會和頻率增加,人際交往的減少,人情味越來越淡,道德意識開始減弱。現在的社會交通設施現代化,網絡、電話等方便了人們的聯系,但是減少了人與人在一起的時間,使得人們之間的感情減弱。另一方面,人物之間的接觸,淡化了中華傳統的禮儀要求,甚至最起碼的禮貌也丟掉了。而且,網絡使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發生了很大變化,網絡信息量大,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什么樣的信息都有可能出現,難免有錯誤和不健康的信息,這給思想道德建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4.家庭影響不可忽視
一方面,由于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有的父母嬌之、慣之,使其放任個人意識和行為,缺乏自律意識,過了18歲仍然像個孩子,責任心不強、不成熟、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另一方面,學生們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同,使他們之間互相攀比,在穿衣、吃飯、花錢等方面相互攀比,使一些學生的人生觀發生扭曲。
5.實用主義太強
實用主義強調行動、注重實效,主張從效果去確定行動方向,對其他因素不予考慮,把人與物之間的關系看成兩點一線。現在部分大學生功利心理太重,急功近利,他們要求學的東西,必須有用,重視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忽視思想道德素質的加強。不理解道德的社會作用,輕視甚至忽視道德修養。做任何事情的第一反應是對本人是否有好處,有多大好處,把貢獻與奉獻放到了次要位置。
三 解決問題
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科學的理想信念的確立需要長期的積累。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確立是一個曲折反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因此,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真正做到標本兼治,由表及里,解決深層問題,就必須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找準接合點,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1.開展學理論、學國情、學先進的“三學”活動,從根本上做好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正確的理想信念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武裝,來源于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下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和人生價值的清醒認識和正確把握。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著眼于“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走出課堂,強化實踐基地建設,把理想信念的基地建設同社會實踐基地、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結合起來,發揮一個基地的多功能作用,讓大學生在基地活動中接受形象教育,鞏固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通過社會實踐鍛煉人。同時,理想信念教育還要靠典型引路、榜樣感染,讓有理想的人講理想,讓先進事跡感染人。要及時宣傳學生黨員中的典型,引導學生尋找黨員中的積極因素,因為身邊的人和事更有親切感和說服力,身邊的“閃光點”更易接受,更易模仿,這樣在形象教育中就將理論武裝和實踐教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理想信念教育也離不開國情教育和形勢任務教育。歷史讓我們刻骨銘心,歷史可以激起我們的民族主義精神,通過重大歷史事件激勵人。通過了解歷史事件或學習現今的國情報告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主義精神。
2.開展主題教育,指導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有針對性地做好理想信念教育
大學階段是我們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也就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為了能幫助、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有必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設計階梯狀的教育內容,根據每個年級的特點,確立目標、制訂計劃、安排系列活動,也就是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達到在成才教育過程中實現系統的思想教育。
3.把德育教育與教學工作相結合,達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提高素質,發揚民主,推動社會進步
教育的方式有兩點:一是教書,二是育人。徐特立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一代成長為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只有學高才能為人師、德高才能為人表,才能成為學生學習敬仰的楷模。這樣的教師才會受到社會的尊重,學生才會樂于接受老師的諄諄教誨。大學生是祖國明天的建設者,應該做好對這個群體的正確引導工作,使之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419~420
[2]邵莉莉.切實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湖北社會科學,2001(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