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試卷評講是數學教學中很重要的環節,它不僅是實施數學教學目標多元化的良好載體,也是實施“二次學習”,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把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的有效途徑,尤其在復習階段,更加顯示其重要性。本文就關于試卷講評課備課要點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試卷講評 備課要點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055-02
面對學生在試卷中暴露的弱點,如何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提高復習效果呢?作為教師,首先應了解試卷講評學生需要什么,根據學生的需要,我們才能精心備課,有效組織教學,才能有效地上好試卷講評課。那么,怎么備好試卷講評課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備學生的考試情況
我們應將激勵貫穿于試卷評講的全過程,教師應在獨立研究試題的基礎上,仔細批改試卷找出學生在試卷上存在的問題及其“閃光點”,注意欣賞學生取得的成績,欣賞學生的創新意識。評講課開始,教師通過對試卷答題情況(各題的得分率,注要差錯成因)及學生成績(總體平均分,分數段,各題的錯誤率等)進行簡要評價,讓學生充分了解考試的整體情況,客觀地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績。并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對成績好、進步明顯的學生要適度表揚,鼓勵其再接再厲。在試卷評講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說題,充分展示學生自己的思維過程,展示他們在卷面上出現的創新思路、簡潔的解法、獨到的見解、整潔的卷面等,以滿足各種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盡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 備試題的選擇
1.研究試題,抓住本質,讓學生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提升
在試卷分析中,教師更要深知其中的門道,注意命題人出題的本意,通過研究試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切準題目的脈搏,幫助學生“撥云見日”,呈現精彩。
2.研究試題,分析學生錯誤原因,利用錯誤資源,提高評講價值
對于出錯率較高的題目,教師要重點分析其出錯原因,必要時還可以找一些學生進行當面交流,以便教師情況掌握得更準確。
3.研究試題,有效拓展,形成解題模塊
第一,探究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在講評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用挑剔的眼光去分析解題過程,自我批判式地提出疑問,尋求不足。如把學生一題多解的成果展示出來,擇優而取。
第二,探究試題的延展性。變換題目的條件和結論,也可不給出結論,讓試題更具開放性。講評中,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問題,學會聯想推廣,并引導學生思考題目是否能變換或引申出新的結論等,使所學知識能結構化、網絡化,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三 備學生審題的誤區,提高審題能力、增強考試信心
1.審題要慢
如上所說,題目的條件和結論是“怎樣解這道題”的兩個信息源,只不過其中的許多提示往往是通過語言文字、公式符號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間接地告訴我們,所以,審題一定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力求從語法結構、邏輯關系、數學含義、條件特征、答題形式、數據要求等各方面真正看懂題意。
經驗表明,題目的條件對于得出結論是充分的,解題的鑰匙就放在題目里,并有積極的提示凡是題目未明顯寫出的提示,一定是隱蔽地給出(一般稱為隱含條件),只有細致地審題,才能從題目中獲得盡可能多的、準確的信息與啟示。欲速不達,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步不要怕“慢”。
2.答題要快
第一,宏觀上要有爭分奪秒的速度意識。考試本身有時間限制,有速度要求,考生必須有爭分奪秒的速度意識。據統計,一套高考數學試卷通常控制在2000個印刷符號左右,若以每分鐘閱讀300~400個印刷符號的速度審題,約需5~7分鐘,考慮到有的題目冷僻晦澀,要反復閱讀,實際需要10~20分鐘;書寫主要用于解答題,約3000個印刷符號,按每分鐘150個印刷符號的速度書寫,約需20分鐘,也就是說,看清題目后直接抄標準答案都需要30~40分鐘,留給思考、草算,文字組織和復查檢驗的時間只有80~90分鐘,重慶數學高考每套卷有21道題,約27問,平均到每一問最多3分鐘。為了給解答題留下思考時間,選擇題、填空題就只能在1~2分鐘內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先跳過去,但不是放棄!被跳過的題目其實還在潛意識里繼續思考;解答題中容易的題也不妨邊想邊寫,節省草算時間。一般地,選擇題、填空題與解答題的時間比可分配為3∶7或4∶6。
第二,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范。用閱卷老師的行話來說,寫出“得分點”,一個公式、一個原理寫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題目要直接考查的過渡性知識,特別是那些初中的知識,可以直接寫出結論。須知多寫一步就是多存在一個犯錯誤的機會,就是多占用了后面高分題的思考時間,這意味著“隱性失分”或“潛在丟分”,是高考解題的非知識性錯誤。
第三,為了提高書寫的效益,我們建議:(1)盡量寫“得分點”,少寫非結論性的中間過程;(2)盡量使用數學語言,集合符號,這比文字敘述要節省時間且較嚴謹;(3)盡量使用充分必要條件,避免正反說明疏漏;(4)注重解題的簡捷。
綜上所述,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評講,運用討論、示范等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戰略上藐視分數,在戰術上重視分數。在“個體把脈,對癥下藥”,講評之后,每位學生都信心十足,真正明白“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會做題”,并為自己確立下一個前進的目標,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才是教師試卷評講的終極目標!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