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但同時也是重點,怎樣讓小學生在每次布置作文的時候都是很樂意接受呢?怎樣讓小學生覺得寫作文是一件樂趣呢?這是語文教師應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從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文來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 基本功 興趣愛好 句子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05-01
怎樣指導小學生寫作文,似乎成了學生家長和小學老師最頭疼的問題了。一提到教小學生寫作文,連小學老師都有些不知所措,但卻又不得不面對,因為到了小學三年級,小學生就必須寫作文了。很多老師都在積極思考,怎樣才可以讓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寫作中,讓他們去感受寫作時表達的快樂,而不是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下來的任務呢?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樂于寫作、喜歡寫作
小學三年級剛開始學習寫作文時往往可能對寫作文有一些害怕,就對寫作文產生了一種敬畏感,所以作為老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好自信心,自信心是小學生剛剛開始學寫作文的比較重要的心理品質,同時也是進行創新性學習比較重要的品質。為了讓小學生不再對寫作文感到畏懼,讓他們覺得寫作文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那就必須從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開始。只要他們對寫作有了興趣,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那寫作教學就可以很好地進行了。在給三年級上第一次寫作課時,不要著急地把所有與寫作有關的知識都灌輸給學生,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和感悟生活,發現一些可以寫成文章的例子。當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表達出來時,教學任務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二 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
由于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寫作文,基本功都不是特別扎實,而基本功是寫作的第一步。因此要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的訓練可看做是加強句子的訓練,加強對句子的訓練,要把握住對大綱的基本要求,可以根據材料中的各種句式,慢慢地由比較淺的認識,到比較深的認識,進行持之以恒的訓練。句子的訓練首先就是句子完整性的訓練,為什么要進行句子完整性的訓練呢?因為小學生在用文字表達思想時,有可能表達得不完整,要么缺少主語,要么沒有謂語。這個訓練可以從一年級的寫句子進行,慢慢地進行加強句子的訓練,使學生從小就學會表達清楚完整的意思。一個完整的句子有兩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要清楚是誰或什么?第二個部分是表達清楚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樣?教師可以經常設置一些辨別句子、糾正錯誤句子以及補充完整句子的練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表達完整句子的意識。
能表達完整的句子對于寫作來說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內容比較充實的句子,要經常地訓練學生寫出內容比較充實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最經常且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可以在上課時進行口頭的造句練習,口頭造句不僅僅可以節約時間,還可以培養學生敏捷、靈活的反應能力,對提高語言的表達有直接性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書面的造句,書面造句要求就可以更高些,可以要求學生造比較優美、內容比較豐富的句子,把句子寫好了、寫通順了。教師要重視對情境的創造,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覺得有東西可寫,有話可說。有很多學生在老師布置好了作文題目后,就有很多的學生會感到無從下手,覺得沒有什么好寫的了。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寫字過程中的特點,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精心地設計出一些與教學目的相關的情境。可以圍繞幾個不同的階段,來布置各種不同的任務來完成練習。由于寫字的素材都是來源于生活的點滴,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發現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可以設定特定的生活化情境,組織學生的參與,使學生培養好高度的觀察生活點滴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時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熱愛生活,有素材可以寫。
句子訓練好了之后就是段落的訓練了。段落的訓練,要結合基本的段的格式,有八種段落格式,那就是:以時間為先后的順序、以事物的發展為先后的順序、空間的變化為順序,總述、分述、因果、轉折、遞進以及并列式。要培養以認識客觀事物為基礎的段落概述。無論是用哪一種段式都是對記述事物發展的認識,都是可行的。篇章的訓練到此刻也就順理成章了。篇是由段落組成的。通過對審題、選材、立意等的知識與方法,通過一系列的表達方式,如抒情、記敘、描寫、議論等,還有就是對文章的開頭或結尾過渡等來表明文章的中心,使要表達的內容具體、完善。
學會了謀篇布局之后,就是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更好的文章了,那還需要我們對真實生活的現場化的訓練。生活現場化的訓練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從要寫的內容入手”的寫作要義。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如比賽拔河、跑步、背書,讓學生參與,并且記錄下他們最真實的感受。同時,我們也可以來實行互相評改的制度,來培養好學生的獨立性思維。在寫好作文后,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好幾組,讓小組的成員互相評改作文以及講解。再用批評的眼光指出缺點,并加以改正,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