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經歷了多種創新和改革,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中學物理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涵義,闡述了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學物理 探究式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20-01
探究式教學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中學物理教學要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 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涵義
物理探究式教學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為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在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不斷完善物理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物理應用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其主體學習性,教師作為輔助角色,指導學生的探究方向,明確學生的探究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以物理問題為核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首先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相應問題,然后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實驗、觀察、閱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獨立地去分析問題、理解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結合相應的教學背景知識,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
二 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
1.情境設疑
情境設疑是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前提,通過創建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圖片、圖像等生活資料,將抽象的物理教學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如在中學物理“加速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飛機起飛時的照片,提出疑問:“飛機在起飛時加速度發生了怎樣的作用過程?”創建情境疑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加速度知識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再導入加速度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講,這種教學方法更加具有針對性,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情境設疑,創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知識。
2.質疑探究
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思維方式、知識基礎、認知結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對于同一個事物或同一個問題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在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逐漸構建學生的物理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現象本質,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潛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如在中學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例子,通過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結合力與運動的物理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質疑這些生活現象背后的本質,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究,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通過學生和教師主動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3.辨疑解難
物理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物理學的很多規律和概念都是從大量的實驗驗證中得來的,因此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必須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學生可以通過物理實驗來驗證和解釋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這門課程。在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實驗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探究手段。
如在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燈泡在通電后各部分的溫度是相同的嗎?有的學生認為不相同,燈泡上端溫度會高一些,因此燈泡上端的形狀很容易聚集熱量,還有的同學認為燈泡前端溫度會高一些,因為燈絲彎曲向前。學生之間展開激烈的討論,很多學生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驗證,將溫度試紙貼在燈泡的不同位置,根據溫度試紙最后的指示來說明燈泡哪個部位的溫度最高,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燈泡這個部位的溫度最高?
物理實驗教學是一種重要的理論教學輔助手段,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完成驗證,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促使學生結合教學內容深入思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物理知識,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三 結束語
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通過探究式的物理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付東穎.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王舜卿.淺談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121~122
[3]鄒杰.中學物理探究式教學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