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突破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信息素養;適度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成績,為生物教學插上翅膀。
【關鍵詞】多媒體 興趣 創新精神 信息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27-01
多媒體是一種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突破教學時空的限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而積極地探究生命活動規律,這對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與教學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將聯系自身實際,就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作用,談談本人的認識。
一 化靜為動,促進理解
教材中的圖片、掛圖以及模型等傳統的教學媒體,往往缺乏動態變化,而許多的生命活動規律和本質往往是一個連續的變化過程,學生僅通過觀察課本上的圖片、掛圖和模型等難以理解。如在教授“桃花受精”這一課時,學生對雙受精這一概念很難理解,如果借助課件,演示雙受精這一過程,教師就很容易講解,學生也很容易理解。通過化靜為動、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的想象為具體的圖像,可以輕而易舉地達到突破重點、化解難點、加深理解、方便記憶的教學目的。
二 巧妙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的興趣
很多學生對生物課感興趣不是因為生物的分數要加入中考的總分,也不是因為生物老師的魅力大,而是因為生物課講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所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如在講授“食物的消化”這一課時,學生通過學習可以知道每種食物含有哪些營養成分,自己該吃什么。但單憑這些還不夠,學生的興趣很難長久維持下去,這就需要老師從多個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傳輸手段于一體,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上去刺激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內在動力。學生對某種事物的興趣越濃厚,其注意力越集中,致使其觀察細致、記憶深刻、想象豐富,從而呈現最佳學習狀態,最終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 應用到實驗教學中,省時省力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物學中很多現象的發生過程及發生規律的揭示都是在實驗中進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做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思維與創新精神,教會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實現從授之以魚向授之以漁的轉變,這不僅對學生現在的學習有益,減輕學生記憶的負擔,而且可讓他們變學習上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使學生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對于生物教師而言,如何上好一堂實驗課、如何指導學生做好一次實驗就顯得尤為重要。實驗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本技能,因而,決不能讓實驗課件的演示去取代學生實驗,不要所有的實驗都用多媒體來替代,只要能有條件開展的實驗還是盡量要開展,讓學生親自參與,樂在其中。
四 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信息素養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成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有人說現代人不懂電腦與英語,就是文盲,因此,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當前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目標。多媒體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工具學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種十分重要的認知工具和交際工具,而且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養成,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加快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可教授一些簡單的制作課件的方法,讓學生回家或在電腦課上制作一些生物課件。
多媒體手段有利于教學,應盡量多使用,但不可濫用,要適度使用,它只是一種工具,是用來輔助教學的。多媒體教學的確具有傳統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但完全使用多媒體教學而拋棄傳統教學方法是不可取的,有時上一些常態課與傳統課也很有必要,各種教學媒體都有其優缺點,在生物課上都有其應用的場所,CAI較先進,但也非萬能,應根據不同課的內容恰當選用。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兩者不能相互替代,而應有機結合,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不宜顧此失彼。總之,只要多媒體使用得好的話,一定會為生物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使教學效果再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