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屬于啟蒙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奠基工程,肩負著為祖國培養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本文就縣級幼兒園的思想與品德教育進行淺談。
【關鍵詞】啟蒙教育 幼兒培養 奠基工程 本質特征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57-02
幼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接班人,對他們的啟蒙教育和精心培養,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奠基工程,其本質是思想與道德狀況的發展結果,其特征是直接關系到今后國家的前途與民族的命運。
作為基礎教育的奠基工程,幼兒教師肩負著為祖國培養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作為學校教育起始階段的幼兒園,承擔著未成年人思想與道德的首要重任。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在對幼兒思想、道德狀況的教學特別是在培養幼兒的觀察與接受能力上是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在幼兒的啟蒙教育與培養過程中,必須根據幼兒的個性特征去啟發幼兒的觀察與接受能力。
那么,幼兒園應從哪些方面來開展工作呢?本文重點從教師隊伍、教育內容、方法途徑三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 打造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一個幼兒園的園風、園貌與教師的言行儀表、教學行為息息相關,建立健康、和諧、向上的園風和良好的環境是隱性的教育資源。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個教師的師德、師風對她的教風、學風有極大的影響,要求幼兒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教師的勞動,是在用教師的人格去塑造孩子的人格,只有道德品質高尚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幼兒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是向幼兒進行初步的五愛教育,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培養他們團結友愛、誠實勇敢、助人為樂、富有同情心、禮貌待人、尊敬長輩等文明行為習慣與活潑開朗的性格。因此,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幼兒從愛父母、愛身邊的人到愛家鄉、愛祖國,直至成為一個品德高尚,心存高遠的人。所以,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
1.注重塑造教師間的良好關系
創造人與人之間和睦、平等的校園環境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首要任務。幼兒雖然年幼,但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強,教師是幼兒主要模仿的對象,對他們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的全體員工必須注重塑造教師間的良好關系與民主氛圍,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團結和諧、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
2.注重塑造師幼間的良好關系
幼兒雖小,但也有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把幼兒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個體來看待他們,適時虛心傾聽他們的意見,認真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注意態度溫和,說話要講文明、講禮貌,即使批評幼兒也要注意分寸,講究方式方法,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始終都在尊重他們,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尊重別人。
二 選擇適合幼兒思想品德的教育內容
幼兒期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性思維為主,對抽象的道理難以理解。所以在幼兒品德教育內容選擇上,要從他們身邊能感受得到的人和事開始,并且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不斷豐富教育內容,要從點滴做起,讓幼兒的思想品格和各種行為習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1.注重幼兒“一日生活”教育
熱愛生活、關愛生命、心存感恩是幼兒園專設的品德教育課程,即三生教育,然而一天的課堂教學時間通常只有一個小時左右,顯然不夠。幼兒教師必須“樹立一日生活皆課堂”的大教育觀,把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內容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之中,結合“三生教育”培養幼兒從小樹立熱愛生活、關愛生命、心存感恩的人生觀。
2.選擇生動有趣的教育內容
針對幼兒德育教育目標與計劃,在掌握幼兒年齡特點基礎上,采取直觀、生動、有趣的教育內容,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耍中逐漸懂得各種做人的道理。如“小貓釣魚”、“木偶奇遇記”、“長發妹”、“阿凡提”、“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小弟和小貓”等故事與詩歌,這些文學作品不僅語言優美富有童趣,而且還告訴小朋友什么樣的行為習慣是好的,應怎樣做才是對的。通過抽象的品德教育內容形象化與具體化,使小朋友觸摸、感知到故事中勤勞、善良、富有正義感的人物形象,逐步認識到人間“真、善、美”的存在,從而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做人的基本道理。
三 選擇幼兒喜聞與樂見的方法途徑
幼兒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但他們的身心發育皆不成熟,不能直接參加到社會活動中,只有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教師要做到時刻有教化與處處有體現的有心人。
1.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游戲之中
我們在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游戲之中的實踐收效十分突出。如通過進行需要同伴之間互相配合、共同遵守游戲規則才能達到目的的游戲,讓幼兒養成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的好習慣,并在游戲中堅持正面教育和要求小朋友努力磨練自己的意志,從而養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養成互謙互讓與團結協作的良好習慣。
2.把品德內容貫穿于整個生活環節
幼兒校園里的思想品德教育應貫穿于一日生活和活動之中。如每日入園的問候,提示小朋友學說禮貌用語,養成文明禮貌用語的好習慣;在每周升旗儀式中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小朋友熱愛祖國、熱愛五星紅旗的心永不褪色;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教育,培養小朋友的團隊精神和不怕困難的好習慣;在戶外活動中讓幼兒學會認真觀察幼兒園的一草一木,關心幼兒園的人和事,關心幼兒園的環境。
綜上所述,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今,人們的思想價值觀也在發生極速的變化,幼兒教師本身存在諸多的困惑,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針對來自各個不同家庭生活環境與不同特點的幼兒,既要注意傳統美德的培養,也要對新出現的一些道德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為祖國培育合格的接班人,從點滴抓起,并高度重視幼兒培養與教育的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