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眼于改變職業中學中部分師生認為數學課是“副課”的觀念,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行動起來,顛覆傳統的教學方法,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釋放給學生,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層,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歸屬感,做學生解決問題的合作伙伴,營造“數學也技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不僅動腦也動手,在數學課堂上實現自身的價值。
【關鍵詞】改良 分層 問題解決 主動權 親情德育接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73-02
一 問題的提出
在普通中學里,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是名副其實的“主課”,但在職業高中,卻不幸“淪為”基礎課、文化課、“副課”。有的學校領導甚至提出了“大概夠用就可以了”的言辭??梢姛o論在職業中學領導心里,還是在職中學生心里,數學幾乎已經開始變成“可有可無”的課程了。那么,作為一線教學崗位上的數學老師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有兩點需要改良:(1)改良我們的教法,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程,而不是把你的課當成“副課”;變成學生都盼望上的一堂課,而不是把學生變成做練習的“習題奴”。(2)主動向專業課靠近,在思想上做徹底的革命。“分層式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提出,解決了以上問題,是一種改良后的職業中學數學的教學方法。
“問題解決”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數學界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世界第五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提出,問題解決成為今后國際數學教育的核心。問題解決已成為近年來數學教育的主題之一。
二 什么是問題解決
所謂“問題解決”,一般是指一個數學問題在沒有直接解法或一般推理演算法的情況下,克服定勢思維的影響,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思考,求得問題的解決。它既不同于傳統的數學練習題,也有別于數學難題與怪題。對于學生來說,其數學素質不僅在于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能解多少難題,更重要的是能否恰當地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問題解決”是數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素質教育中屬于創造能力層面。
對問題解決的理解眾說紛紜,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兩種基本觀點:(1)問題解決作為一種日常的練習,等同于算法的操練。此觀點把問題解決看做是鞏固知識和獲取新的技能的一種手段,通過問題來導入、復習、鞏固數學知識。(2)這里的問題是非常規的,學生必須探索、推理并有效地利用數學方法解決。此觀點把問題解決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數學思維,通過解決一系列非常規的問題,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增強,而不僅僅是獲得新的技能。
二 “分層式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策略與思路
1.“分層式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提出的背景
第一,把更多的主動權給學生。解決影響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健康成長的重大問題,是新形勢下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對學生掌握創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對此注解說:“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這充分說明了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提問技能的重要性與基本性。課堂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改革課堂提問的方式。
第二,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有歸屬感?,F實告訴我們:中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指出:“教育的根本的任務是找到這樣的策略,既要考慮到個別差異,又能促進個體的最充分的發展”。
2.“分層式問題解決”的具體實施思路
第一,分層的實施。(1)教師篇:通過測驗、調查、談話、問卷、座談等多種形式摸清學生存在的共性與個性問題,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能力差異,找出知識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針對學生思想散漫、學習沒有興趣、沒有動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等問題強化情感教育。(2)學生篇:在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后,在教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層管理。其方法有很多,如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與基礎較差的學生分成兩組,根據數列求和公式推導的原理,假設一個班級學生是40個,每組學生是20個,我們可以類似1+21,2+22,3+23,4+24,……(數字指的是學生數學成績在班級里的排名)這樣配對,當然,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他情況,進行少部分學生配對的調整。為了增加游戲活動的趣味性,筆者在做實驗時,給學生印發了“師徒配對證書”,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學改革的樂趣。
第二,問題解決的實現。(1)教師篇:由于高中數學枯燥無味,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肯定接受不了,到了最后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教師要在教學教法上做徹底的轉變,把大部分知識歸納匯總成問題篇,然后在課堂上提出,讓學生解決,最后總結,類似專業課中的“項目教學法”。(2)學生篇:大部分學生很喜歡玩游戲上網等,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他們感興趣。所以,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在分層問題解決中,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享受到了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當然,分層的學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經常調整,這種做法比簡單的分組討論更為行之有效。
三 “分層式問題解決”的價值與意義
1.顛覆了傳統的教法,與專業課完美結合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基礎差的學生多動手,讓基礎好的學生多動腦,雖然在課堂上無法像專業課實施“項目教學法”那樣系統,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先的傳統教法,構造了一條“良性循環”的鏈條。
2.融趣味性、探究性、技能訓練于一體
“分層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本身帶著很多類似“游戲規則”一樣的變數,讓更多的學生覺得好奇,愿意嘗試,在發現做了這些事情之后,自己原來是可以勝任的,就更加感興趣,從而達到“準技能”的訓練目的。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