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技工學校學生評價體系普遍采用以職業技能熟練程度為核心的考核評價系統。技工學校學生評價作為學生學習的導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對原有的學生評價系統進行改革。
【關鍵詞】技工學校 學生評價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76-02
教育的目的在于引起人的行為、知識、能力的發展變化。對學生考核評價的本質是一種教學測量,測定學生知識、能力變化的方向和數量;用科學的方法來衡量教學效果,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學上具有提供反饋信息、促進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的作用;在行政管理上具有評價教學效果和檢查教師工作、對學生進行能力分組和學生選修課程、進行職業資格鑒定及確定各種證書發放的作用;在教育研究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考核評價必須采取完善、科學的手段并按一定規則進行,從而保證考核評價結果的普遍性、客觀性、真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
一 研究背景
技工教育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1)重規模擴張,輕育人效益,造成數量攀升而質量下滑;(2)盲目升格、攀高,結構嚴重失衡;(3)定位不明,功能失調;(4)機制不暢,運行不良。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
技工學校的發展已從規模效益型向創新質量型轉變。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如何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問題,使之得到社會認可,顯得尤為緊迫。
二 技工學校學生評價體系的現狀
大多數技工學校對學生評價由教師代表學院作為評價主體,沿用普通教育的傳統評價方法,評價階段為每學期一次的期末考核。
考核方式分筆試和實際操作,以出勤情況作為技工學院考查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的指標。這些評價機制看似運轉良好,而事實上沒有真正讓學生真實、客觀地認識自己,也沒有真正激發出學生內驅力,更沒有為學生的進一步提升提供科學合理的參考意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未能體現職業道德
在學校的教育評價體系中職業道德學習嚴重不足,職業道德與技能課程嚴重分離。職業道德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企業用工的首要條件,而現有的學校評價對企業沒有參考價值。
2.評價觀念落后
現有的技工院校的學生評價體系是從傳統的普通教育發展演變而來的,體系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還停留在原有意識與形態中,自覺不自覺地用普通學術教育的判別標準衡量技工院校的學生,還用傳統普通學術教育的思想去制定評價體系,這顯然不符合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
3.職業標準不適應市場
職業技術標準還是沿用舊的標準,沒有突出新的職業標準和規范,沒有突出培養嚴謹的職業工作習慣,而嚴謹的工作習慣是保證工作質量的要點。
4.評價主體單一
在現有評價機制中,學院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由教務處統一領導下的任課教師,通過考核學生對課程內容掌握和操作能力的檢測完成的,考核內容的選擇、考核標準的確定、考核過程的實施以及考核結果的給定都是由教師完成的。然而,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往往不能全部通過課程考試成績反映出來。由于評價主體的單一,沒有用人單位、班主任(或輔導員)以及學生參與,學生評價成為教師權威的體現,其評價結果不具有全面性、客觀性、準確性。
5.學生評價方法過于單一
原有的評價體系不能適應現在學生的特點,不能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好的學生評價體系不是告訴學生合格沒有,而是激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是為了分數而學習;技工學校用課程評價分數來表達,方式過于簡單,沒有突出學生的特點,對于企業選用學生可參考性不大。
6.評價內容簡單
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過度注重理論考核而不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核,忽略實踐性學習成果。然而技工院校培養的是具有技能專長的學生,對于動手能力強、有一定專長的學生,僅用基礎性文化課程成績評價顯然是不合理的。評價內容中過多地強調了評價學科成績,而忽視了對職業能力、思想道德水平、拓展性素質等軟指標的評價,不符合技工院校的培養目標。
7.評價方法有誤
在對學生的學習質量評價上,大多是根據學生的制作成品給定結業成績,但這種方法忽視了對制作過程的全面追蹤,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協作素質和團隊精神的評價,忽視了產品檢驗后進一步分析,忽視了讓學生在項目結束后對專業知識的更深一步探詢。而且每學期對學生評價一次,評價周期較長,沒有起到及時的鑒別、診斷、矯正和改善的作用。
8.評價指導不夠
學生拿到的評價結果往往是數量化的成績,沒有附加改進意見。這種沒有指導的反饋只給學生傳達了學習過程的結論,一個數字化的符號,即分數。沒有涉及學生現在的學習中存在什么問題,應從哪些方面好好學習,為了學習新的知識還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準備等。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評價結果的解釋各不相同,學生家長也很少從專業角度幫助學生進行剖析,學生評價的實效性和潛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 技工院校教學的目標與定位
圍繞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技工院校的教學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緊密結合企業技能崗位的要求,對照國家職業標準和規范,確定和調整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與合作企業共同制訂實訓方案,注重實用性、經濟性、職業性等特點。
參考文獻
[1]蔣金元.技工院校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研究與探索[J].職業,2010(29)
[2]構建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EB/OL]. http:// www.022net.com/2008/6-25/501425352761132.html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