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課堂是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進步和發展作為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教學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師講課怎樣,也不是指教師預設的內容是否完成,而是指學生學得如何。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電子商務基礎課程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努力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以實現有效課堂。
【關鍵詞】電子商務基礎 有效課堂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82-02
有效課堂是課堂教學的命脈,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體現以人為本,需要研究課堂教學,改進課堂教學。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有效課堂的重要保障。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電子商務基礎的教學實際,采用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了解學生情況是有效課堂教學的起點
1.學生學習興趣缺乏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與現行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有直接聯系:(1)一些教學內容陳舊、脫離實際、缺乏新意,對學生毫無吸引力;(2)教學形式和方法仍存在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等問題,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當今社會,學生的信息來源非常廣泛,外界誘惑非常大,他們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等,如何把學生的興趣轉移到課堂上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2.學生動手能力強
學生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動手能力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進步。
二 電子商務基礎課程的特點
1.應用性強
電子商務強調的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提高傳統商務活動的效率和效益,重視的是現代信息技術在商務活動中的綜合應用。由此可見,電子商務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
2.涉及領域廣泛
從學科本質上分析,電子商務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商務活動的有機結合,它是一個綜合性強的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科學、數據庫、物流配送、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管理學、信息安全、經濟學和金融學等多個領域,涵蓋了信息技術和商務活動兩大模塊。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外延不斷擴展,其正與更多新領域產生交叉點。
3.課程內容的時效性
電子商務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之一是現代信息技術,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飛躍都會引發電子商務新的研究熱點和應用模式,而信息技術領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電子商務學科研究的內容也日新月異,知識和技能更新速度快、時效性強。
4.獨特的網絡資源優勢
電子商務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而進行的交易活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國際互聯網的普及應用,為電子商務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許多教學內容均可借助網絡和專用實驗操作系統等現代化手段和方法來完成。
三 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和電子商務基礎課程特點,在電子商務基礎教學中,根據教學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努力實現有效課堂。
1.案例教學法
近年來,在電子商務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典型的成功企業,如阿里巴巴、京東商城、聚美優品、淘寶等。在電子商務的教學中,將這些電子商務企業的成長過程作為經典案例介紹給學生。通過案例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模式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比如在講授B2C交易模式時,引入京東商城成長案例。京東商城是中國B2C市場最大的3C網購專業平臺,創始人兼CEO是劉強東,自2004年初正式涉足電子商務領域以來,京東商城一直快速成長。2004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2007年銷售額為3.6億人民幣,2009年銷售額為40億人民幣,2012年銷售額為600億元,2013年有望突破1100億元。通過對京東商城案例的學習,學生們了解了B2C交易模式并看到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趨勢。另外,電子商務基礎課程中的許多知識實踐性很強,僅從理論上講,學生往往理解不了或者理解不深,因此教師在講述過程中適當引入案例,通過案例來深入分析各類理論知識,這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將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了解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講述第三方支付平臺時,引入支付寶案例,在案例中介紹了支付寶的發展歷程、工作流程、合作商家、安全體系、申領和使用。結合支付寶的最新動態,給學生重點介紹了支付寶的新業務——2013年6月17日正式上線的余額寶業務。通過支付寶案例的講述,學生們深刻地理解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相關知識,熟悉并學會使用支付寶。
2.實驗教學法
電子商務基礎課程實踐性非常強,并且具有獨特的網絡資源優勢,因此學生們除了進行基本的理論學習之外,還可以去機房上實驗課。實驗課分為真實實驗和模擬實驗。實驗課盡量采用真實實驗,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如果條件不允許再采用模擬實驗。例如,在講述電子商務基礎第三章“網上購物具體步驟”時采用真實實驗,讓學生們瀏覽一些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并以消費者的身份進行網購,從而了解網上購物流程。但是在講述“物流配送”、“會員信息管理”等后臺操作時,學生需要以管理員的身份進入后臺系統,這是真實實驗無法滿足的。為了使學生們對電子商務有全面的認識,2012年太原市財貿學校購買了南京奧派公司《奧派電子商務實用軟件》,學生們通過模擬實驗,以不同的身份進入系統了解電子商務各個模塊的功能。
3.任務性教學法
電子商務基礎課程可操作性強,并且涉及領域廣泛。教師講完相關知識后,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習者調動已有的資源(計算機知識、商務知識、市場營銷知識等),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如,在講授“在線調查問卷”一節時,教師講完相關知識后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一項任務——修改一份“關于果味性飲料的問卷調查”。
這一設計的優點是:(1)難度適中。修改調查問卷而不是設計調查問卷,降低了一定的難度,便于學生操作。(2)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取長補短,共同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3)通過修改調查問卷,學生們對老師所講的在線調查問卷的結構、調查問卷設計的注意事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總之,有效教學的實現依賴于有效課堂,而有效課堂的形成必須立足于學生的成長。以學生為本,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動有效課堂的發展,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娟.高職《電子商務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2)
[2]趙睿喬.關于搞好中職校計算機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12(17)
[3]孫祥.立足學科特點議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時代報告,2012(6)
[4]米蘭·黑娜亞提.《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探討[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2)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