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中職學校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是順應社會發展需要,能為社會培養適用型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實踐教學 復合型 會計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6-0188-01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應用性、技術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對會計工作進行處理的能力,要求學生熟悉基本原理,掌握主要功能等實務操作技能,為學生今后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財政部在1994年5月頒布的《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的事業的意見》中提出: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力爭達到40%~60%的大中企業、事業單位和縣級以上國家機關在會計核算方面全面實現電算化,其他單位達到10%~30%。第二步到2010年,力爭使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電算化。根據這一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應放在15%接受中等專業知識培訓,基本掌握會計軟件維護技能這一層次上。
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中職學校教學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學生學習習慣差,課堂教學目的達成不理想;學制短,中職學校學制總共三年,課堂學習時間為兩年,企業實踐為一年,理論學習時間不足;按照會計理論體系學習時,專業課程多,學生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學習任務重。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需要及時修訂教學目標,按照“應知”、“應會”的要求,照顧大多數學生。立足于會計電算化初級知識培訓,掌握會計軟件的基本操作,同時兼顧一小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讓他們達到更高層次。
本課程主要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論、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其中,理論部分包括:會計電算化概述、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的相關內容。實踐教學部分包括:(1)了解企業會計電算化業務流程;(2)掌握包括系統初始化模塊、日常賬務處理模塊、固定資產核算模塊、工資核算管理模塊、報表編制模塊等用友財務軟件模塊的操作。課程整體教學目標為:通過學習商品化財務軟件,了解通用財務軟件的基本程序結構、基本數據流程,掌握財務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商品化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學習進行財務軟件日常操作和基本的維護工作,以及財務軟件的種類及發展方向等。
通過近十年來的實踐教學,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筆者對電算化會計這門課的教學過程有五點想法:
一 要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
電算化會計的基礎是計算機應用能力,在上機實踐中學生經常出現很多計算機操作問題,而并不是電算化會計問題,如文件的保存、文件的復制、菜單命令的操作、錄入數據速度慢等問題,所以,中職學生在學習會計電算化之初,應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
二 掌握好會計理論課程
實訓中常有一些學生無從下手,究其原因,是因為看不懂原始憑證,不知如何做會計分錄,對會計工作的日常業務流程不熟悉,不知道期末業務有哪些結轉工作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造成的原因是基礎理論課程沒有掌握好,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操作技能的學習。
三 學習會計理解課程要注意手工與上機操作相結合
在實踐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由于不熟悉手工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在軟件的操作過程中往往不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不能深切體會到會計電算化的真正意義。在會計電算化的實訓課中,我加入了手工會計的業務處理實訓,讓學生先在教室里對會計業務進行手工處理,然后再將手工核算的過程融入到財務軟件中,這樣學生在上機時就有很強的目的性,而且在越來越多的業務處理中發現會計電算化的實用性、重要性。
四 會計電算化實訓最好是選擇連續兩個月的會計業務作為錄入數據
現在市場上的財務軟件實訓教材中,一般都是選取企業某年12月發生的經濟業務作為學習賬務處理及報表系統的數據。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用連續兩個月的業務處理來進行學習,對學生熟悉,熟練會計軟件的操作有更清晰、更深切的體會。第一個月的業務會讓他們熟悉軟件的各個功能,而第二個月的業務處理會讓他們找出軟件操作的原理和技巧,更加熟練的應用財務軟件,并且能夠真實地體會到會計電算化給會計帶來的重大意義。另外,在反復的操作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通過每一個問題的解決,學生會自覺地尋找軟件維護的方法,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 給學生明確的實效目標
組織學生參加財政部門主辦的會計電算化證書的考試,通過考試的學生能獲得今后上崗必需的相關證書,為學生今后就業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總之,按照“應知”、“應會”的要求,中職學生在學完本專業課后,應該能達到以下技能水平:(1)能夠獨立操作通用的財務軟件;(2)能夠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單位的財務軟件;(3)掌握會計軟件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及準確性進行判斷;(4)對財務軟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維修、維護。
當今世界,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市場瞬息萬變,競爭不斷,這就迫切需要企業從加強管理入手,提高應變能力,才能提高經濟效益。而我們的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復合型的、應用型的會計人才,實現企業財務方面的現代化管理。
參考文獻
[1]千彥.改進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效果[J].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