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① 指的是個體根據某一特定的標準,對事物或現象進行判斷之后再做出決定或結論的心智活動,包括質疑推理、自主思維、分析評價等能力。思辨能力是思維能力的核心,思辨能力強的人在處理問題時,常常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并對自身展開自我檢測,堅持正確的觀點,反對錯誤的看法。一個人的思辨能力越強,就越不會盲目信從和盲目排斥。
二 大學英語課堂的思辨能力教學
在英國、美國等教育發達的國家,思辨能力教學已經納入大學生的必選課范圍,我國也開始日益重視對思辨能力的培養。
在理論研究層面,早在1998年,黃源深就指出英語專業學生患有“思辨缺席癥”。隨后,高一虹(1999)、何其莘等(1999)、《入世與外語專業教育》課題組(2001)等都從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外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缺乏的問題。近幾年對思辨能力的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更是層出不窮。
我國雖然早有學者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在實踐層面上還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全國統一的英語四六級考試為測試手段,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主要進行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技能的訓練。以閱讀課為主的大學英語課堂主要進行生詞、短語和語法點的講解,對于通篇課文的理解則通過以四選一為主的閱讀理解題來實現,而思維的拓展在大學英語閱讀中基本處于空缺狀態。總之,課堂活動大部分在語言層面上。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辨能力又是思維能力的核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養,已刻不容緩。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語言技能訓練,更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養。只有雙管齊下,大學英語教學才會更有生機和活力。
以下以一節閱讀課為例,淺談在英語課上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辨能力培養
英語閱讀課基本分為三步,即:獨立理解、分析講解、評價拓展。具體做法是:課前理解課文,課上處理理解中的難點并分析課文,然后是評價課文,并就課文內容提一些拓展性的問題。以下是在學習《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第三單元課文“By the Numbers”時我們的教學步驟。
四 大學英語閱讀課上思辨能力的培養
1.獨立理解
老師提前布置閱讀任務,在課前完成預習工作。預習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完成閱讀理解題,確保能全面把握課文的意思。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的問題,如:Why does the writer object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being collected? 對文章進行局部把握的問題,如:Please describe the writer’s feelings towards the severe threat he describes.
第二,盡量自己解決語言問題,包括復雜句、短語、生詞等,自己解決不了的在課堂上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或老師解決。如“我”在閱讀中遇到的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有:(1)句子If we’ve learned one thing from terrorists,not to mention action movies,it’s that a tool is also a weapon.(2)課文中的universal identifier翻譯為“通用標識符”,但“我”仍不明白“通用標識符”到底是什么;(3)課文中的生詞correlate翻譯為“相關,關聯,有關系”,“我”不明白它和“associate,relate,link,connect”等詞的區別是什么。
2.分析講解
上課時,老師首先給出本文的組織結構,以便學生對全文進行整體性的理解。本文的組織結構如下:
通過這個組織結構圖,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作者的思路,從“低度危險”一直到“嚴重威脅”,作者層層遞進,成功地創設出了逐級加劇的恐怖氣氛。接下來,老師處理課文中的長難句、詞組、詞匯等語言層面的內容,解決學生課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我”之前遇到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3.評價拓展
講解分析完成后,老師隨之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評價,并在掌握課文的基礎上提出拓展性的問題。評價性的問題,如Do you think it’s legitimate for other organizations to collect personal information?(其他組織收集個人信息合法嗎?)學生開始感到無話可說,老師提示道:What possible organizations may there be(可能有什么組織?)What are possible benefits and harm may it bring us?(可能有什么益處和危害?)學生回答:Possible organizations may include hospital,travel agency,bank,school,airline and so on. Possible benefits may include:if a hospital has our personal information,it may keep full records of our health problems. If a travel agency has our personal information,it may buy insurance for us and contact our family the first time we need any help. Possible harm may include:if a
travel agency or an airline has got out personal information,it may send us some ads. It is disturbing. 經過老師的引導和提示,學生的思路開闊了,覺得有話可說了。
拓展性的問題,如How worried are you that criminals could obtain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要是犯罪分子獲取了你的個人信息,你會有多焦慮?)當學生沉默不語時,老師提示道:This will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It also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risk,the amount of damage which might be done and where the risk is most severe. (不同的人焦慮程度會不同。這也取決于危險的程度和受損害的多少。)
總之,我們的英語閱讀課,不是單純地強調讓學生被動接受相關的英語知識,而是積極鼓勵學生去進行有意義的思考分析;我們不僅閱讀了指定的教材,而且還探索了閱讀材料中出現的各個知識點之間的互相聯系,對一個話題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歸納,在這個過程中,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和構建了自己的觀點。老師通過精心挑選一些具有爭議而且沒有固定答案的話題,激起學生展開進一步分析和思考的興趣,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還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最終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注 釋
①英文中的“critical thinking”一度譯作“批判性思維”,因“批判性”有著關注事物負面特征的含義,故文秋芳等(2009)提議將“批判性思維能力”改譯作“思辨能力”,本文中我們一律采用文秋芳等的翻譯。
參考文獻
[1]李莉文.試析英語專業技能課程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關系[J].中國外語(中英文版),2010(6)
[2]高一虹.外語學習木桶的“短板”——從一次失敗的演講談起[J].國外外語教學,1999(3):6~9
[3]何其莘、殷桐生等.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24~28
[4]鐘艷、楊紅.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