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各種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也開始融入各門學科。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而言,朗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毫不夸張地說,誰能夠掌握良好的朗讀技巧,誰就能夠學好高職語文。本文從朗讀的角度出發,通過講述當前高職語文教學的現狀,為朗讀對于高職語文教學的作用的描述打下了基礎,同時幫助高職學生提高自身語文水平。
【關鍵詞】朗讀 高職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058-01
朗讀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就當前我國高職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對朗讀并不重視。當前大部分的高職語文教學中,一方面,對于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只是側重于聽和寫,而忽略了說和讀。語文課程作為一門語言,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夠運用。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對高職語文教學目的的誤解。另一方面,單純的朗讀,沒有聲情并茂,內容只局限于課本,而忽略了大部分課外知識。語文,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科,除了課本基礎知識外,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夠真正掌握語文的精髓。
一 朗讀對高職語文教學的作用
1.能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的表現機會不多。因此,學生往往沒有活力,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關于基礎知識的講授,久而久之,學生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但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非常不利。通過提高朗讀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利用各種有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原先學生被動的方式轉化為現在主動學習的模式。這不僅能夠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課堂氣氛活躍,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更加重視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課堂中,基礎知識的講授占大部分時間,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一般而言,課堂預習以及課后復習如果及時有效,教師就不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基礎知識講授,這樣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各種深層次的授課。加強朗讀教育之后,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是從能力上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而不再只是單純的注重基礎知識。
3.加強師生關系,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重視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朗讀上,教師往往會想出各種辦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將各種趣味活動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自然而然就能加強師生之間的關系。
由此可見,加強朗讀在高職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不僅能夠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拓寬教學新思路,也能夠讓學生更深層次地學習到各種知識。
二 提高朗讀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1.增強學生對高職語文教學的興趣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導師。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而言,首先就應該提高高職學生對于語文教學中朗讀的興趣。任何語言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對于語言本身規則的掌握。這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語感能力。那么,語感能力又是靠什么來提高?很顯然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這些閱讀,主要是指有聲音地閱讀,即朗讀。據學者研究,對于語言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依靠對語言的理解,還需要通過有聲的發音,利用更多的感官幫助我們理解語文。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朗讀的地位
課堂教學有效性對于高職語文課教學來說非常關鍵。如果課堂教學無效,就達不到學生學到知識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這次課堂教學的失敗。因此,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讓課堂教學有效果,通過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朗讀的地位。(1)“機械性記憶和淺層次理解”固然重要,這關系到學生的基礎問題,但不應是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內容。教師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教學模式探索,進一步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2)要加強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3.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積極性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育的主體,傳統課堂中,兩者的交流甚少。但師生互動是未來語文教學的大趨勢。因此,要想調動當前高職語文教育,就應努力增強師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教師角度來看,要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這直接關系到朗讀是否實現。除了具備優秀的專業素質外,還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熱愛教育事業,這樣的教師正是當前高職語文教育所需要的老師。從學生角度來看。再好的老師,再好的方法,如果學生自己不努力,那也是沒有用的。在高職語文朗讀中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除了日常課堂趣味性的教授模式,還可以通過各類趣味性的課外閱讀來提高興趣。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里,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三 結束語
對于當前高職語文教學而言,一定要將朗讀的理念貫穿始終。從提高學生興趣,到增加師生互動,都應該運用各種朗讀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高職語文的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高虹.談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J].教育探索,2010(7)
[2]方芳.朗讀教學的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王曉虹.語文教學中的誦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4]汪菊花.語感核心與誦讀教學[D].江西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