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講學稿強調了教學的主體性和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講學稿既是老師的教案,也是學生的學案和復習資料。講學稿集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和分層次的評價練習于一體,成為師生共用和教學研習的載體?!爸v學稿”的先進教學理念引入英語教學后,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質量,也有助于把現代教學手段和先進教學方法融為一體,以促進教學理念的更新和升級。
【關鍵詞】講學稿 教案 學案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067-02
講學稿通常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法指導,主體部分包括預習導學、學習研討和延伸拓展三大類。以英語學科為例,預習導學中將新的單詞和詞組以及課文整體感知的一些簡單問題在課前的預習中解決。在上課的時候先對這一部分預習成果進行展示交流,然后進入課文的學習,解決學習研討中的問題和課文內容理解后,在進行拓展訓練時做一篇同類的閱讀理解。整個講學稿都是以習題的形展開的,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體現學生自主的特點。學生通過預習教材,發現問題,完成第一級教學目標;然后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完成第二級教學目標;當堂進行達標測試,及時得到反饋,解決問題,完成第三級教學目標。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這是教師利用講學稿進行教學的基本運行過程。
“一稿兩課、一稿兩天”成為完成制訂教學與學習任務的指南。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可以總結出如下規律:
第一,狠抓集體備課,并積極探究新的備課模式,抓落實。教師備課應做到“三定三有”:定時間、定地點、定主備人;有計劃、有主題、有紀錄。提前一周就備好,組內反復修改,最終審查后印出來,上課前一天就將講學稿發給學生。師生共用一份教案,“一稿兩課,一稿兩天”,也就是一份講學稿用兩課時,兩天完成。通過集體備課確保了講學稿的質量。筆者于2010年從江蘇東廬中學考察回來后,結合本鄉鎮初中英語教學的課程改革,執行了這種備課模式,收效頗豐。
第二,對預習的重視和運用,培養自學能力。預習是學生使用講學稿的關鍵一環,所有學生必須自行解決講學稿中的基礎題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做提高題,碰到生疏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
第三,學生學習小組內角色的靈活轉換。講學稿的運用必須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重視自主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小組內應實行角色轉換,四人一組,組員中一人是組長、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發言回答、一人負責搜集資料,而且這四個角色是輪流更換的。除了小組長,班里還有四個大組長,分別負責督促檢查這些小組的預習完成情況,小組長也向所在的大組長匯報。學習小組長和大組長都是每月換一次,根據月考的成績來定。另外就是不管班主任怎么排座位,但上任課的課就必須按任課老師安排的座次坐。讓每個人都有事做的理念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為我們“先研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去討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放手讓學生概括;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
以下是筆者在上述新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教學設計:(以教學過程為主)
Step 1:閱讀前
從朋友引入: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引入本單元的話題:Our animal friends(Do you have a pet friend? Why do you have it as a pet?)
Step 2:閱讀導入
猜寵物游戲:What can a dog do for people?(A dog can help people guard the house. It can also help people look after baby.It can lead blind people to where they like. It can save people,ect.
教師結合教材第30頁的圖片提示,引出看圖選合適的英語表達。(a rescue dog,a guide dog,a police dog)
Step 3:閱讀中
教學思路:看圖以及大標題,了解主閱讀篇章的體裁,快速了解文章大意。進一步引入本節課的主題:A blind man and his eyes in a fire.
看課文的圖片和標題,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What do you think the word“eyes”means in the story?
A.the blind man’s dog B.the blind’s eyes
C.the blind man D.glasses
What is the story probably about?
A.A fire B.A dog
C.A man D.Two men and their dogs
教學思路:先引導學生學會理解題目的意思,為下一步的話題深入閱讀做鋪墊。
Step 4:閱讀中
閱讀技巧的滲透,快速尋找細節。
第一讀,初步了解故事發生的先后順序。完成課本第33頁Comprehension D的看圖排序。(目的:了解故事的主要事件和過程。)
第二讀,學生獨立完成以下問題。(目的:培養學生快速尋找細節的能力。)
第三讀,判斷下列句子的內容和課文內容是否相符,符合課文內容的用“T”表示,不符合課文內容的用“F”表示,加深學生對主閱讀篇章關鍵信息的了解。
學生運用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的策略,完成Vocabulary;認讀和理解單詞和短語;了解cousin,younger等拓展詞匯在語境中的準確運用。
Step 5:跟錄音朗讀課文
(回歸課文,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的內容。)
Step 6:小組討論
D2 Did John save Charlie or did Charlie save John?
學生根據故事提供的信息,根據課文的提示句子,引發一個課后的討論。這是本節課的思想教育的升華。
在授課時,因為我們有了預習,所以在細節問題答案的尋找中,我采取的是小組討論,快速在文章里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解釋。對于提高中下層次學生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根據“先學后教,小組討論,師生、生生互動,當堂訓練”的課堂整合教學模式,筆者嘗試著讓學生反饋、差生匯報的模式,促使學生都開口。但是因為我們學習的是語言,有些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甚至單詞也不會讀,所以給匯報工作帶來了困難。所以,筆者就改為讓有基本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生來匯報,這樣也讓差生領悟到一些口頭表達的技巧。這樣的匯報大大節省了時間。盡管筆者的小組合作的應用比在江蘇東廬中學研討課的運用有了較大的改進,但是,同時也感覺到新模式下的教學對自己的教學和自身的提升有很大的沖擊。從故事的后續小組討論中,可以從側面給老師一個閱讀后的檢測。在討論后的展示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第一組的哲×同學說:The dog saved the man Because you can find the sentences at Page31 Paragraph 3,Charlie started barking. John woke up and smelt smoke.… With Charlie’s help,John put some wet towels along the bottom of the door. 第二組的同學灼×馬上舉手:“No,the man saved the dog. Because you can look at Paragraph 4,a fireman arrived and got John out of the building,but the fireman did not want to take Charlie. John would not go without his“eyes”. Finally,the fireman got Charlie out of the building too.”我心里暗想:有道理!第三組的魯×同學有不同意見:“I don’t agree with them. I think John saved the dog and the dog saved John. So they saved each other.”她的話讓大家恍然大悟。通過討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透徹了。最后選一個學生來總結:“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so 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m. Don’t eat them.”
總之,“講學稿”的教學理念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發和教法靈感。我們可以把講學稿的基本理論和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學實際相結合,尋求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佳結合點。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和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學生當成具有潛力的生命載體,把教學活動看成是生命與生命溝通的過程,大力改革英語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主動、獨立、創造性學習,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出對英語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努力實踐新的教學模式,把更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入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質量,使自己成為能使用現代教學手段和運用先進教學方法的21世紀新型教育工作者。
參考文獻
[1]劉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南通工學院學報,2002(2):62~64
[2]陳龍安.創新性思維與英語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