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認知學習過程中,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學習興趣盡失,自信心低下。“發現法”能夠讓學生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本文通過作文教學中的一些例子對“發現法”作了一些粗淺的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發現法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 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069-02
“發現法”作為一種嚴格意義的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提出的。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發現”事物變化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聯系,形成概念,獲得原理。在這個認知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這種興奮感和自信心可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由此可見,“發現法”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只要教師善于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為學生的“發現”鋪設臺階、提供條件,其教學效果是注入式教學、程式化教學所望塵莫及的。在教學中,別具匠心地按“發現法”原則設計教學過程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
“發現法”又稱探索法、研究法、現代啟發式或問題教學法。指教師在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是給出一些事實(例)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運用發現法的一般步驟是:(1)提出要解決或研究的問題,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明確發現的目標或中心。(2)學生利用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對提出的問題,作出一種或幾種解答的假設。(3)從理論上或實踐上檢驗自己的假設,學生中如有不同的觀點可以開展爭辯。(4)對爭論作出總結,得出必要的結論。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課文《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議論文中的“事實論據要有典型性”這個知識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共用了哪幾個事實論據,根據課文內容歸納填表。讓學生討論、發言、交流、訂正后成表如下:
第二步,對照以上板書,我又讓學生一項一項地加以歸納,說說作者為什么要選這個事例作為事實依據?經過討論,學生意見漸趨一致:這三個事實依據雖然時間上有古有今、人物身份地位有高有低、人物所經歷的事情也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是“高貴靈魂”的代表,又是分別從某一獨特角度反映有“高貴靈魂”的高尚品行。
第三步,要求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來歸納:在議論文中,事實論據應具備什么特點?開始有的學生說要有豐富性、多樣性,經過一陣熱烈的討論之后,意見也漸趨一致:即“議論文中的事實論據要有典型性。”
至此,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讀書、填表、討論、發言之后,由教師帶著學生分三步去“發現”,終于理解并掌握了“議論文中事實論據要有典型性”這個知識點。這種方法便是以學生為主體,獨立實現認識過程,即在教師的啟發下,使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最終得出答案。
在作文教學中,運用“發現法”同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前學生寫作文總給人一種“牽牛下井”之感,原因何在?主要是每次寫作都是老師進行命題、半命題。然后學生們就“帶著鐐銬跳舞”,故寫出來的文章結構、思路都多少有些八股味。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本人結合范文教學,同時讓學生寫周記,指導學生自己主動去“發現”生活中可寫的題材。一切文學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要獲取豐厚的寫作素材,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但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觀察生活,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深入生活,絕不能當旁觀者,要積極參與、多留心、多分析、多總結、多積累。要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到處是美,只有用心才能發現,才能有所收獲,正如著名雕塑家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每次作文課前,本人從學生周記的內容確定“題材”,寫作時,學生們就可看到,作文題材原來是自己“發現”并提供的,是自己心中有話要說,寫出來的文章就明顯會投入感情,生動有趣,極具感染力和較強的說服力。例如:初一時,讓學生們以“身邊的愛”為話題進行習作時,就發現了一些讓人動情的佳作。某學生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學習成績也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就是有口吃的毛病。入學初,他上課發言總是愣在那里,班上其他學生就哄堂大笑,嚇得他一度不敢發言。但一次習作交流時,我特意安排他上臺交流佳作,并要求全班學生給予配合。結果那天全班學生竟鴉雀無聲地聽其停停頓頓地讀習作,還耐心細致地聽其讀完全文,最后報以熱情和鼓勵的掌聲。這次讀習作,使他克服了自卑,樹立了自信,而班上的學生則表現得懂事、有愛心。后來,班上另一位學生以《此時無聲勝有聲》為題,生動地記敘了同學之間的誠摯的愛、感人的情,這篇文章后來還得以公開發表。讓學生注意發現真、善、美的事物,并從中感受到追求美好道德的情操和遠大理想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讓學生在觀察中,認識到生活的復雜性并把握生活的主流,不斷發現身邊的美,了解祖國的巨變,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所以讓學生主動“發現”題材,自主寫作,是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
當然,在發現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對學生加以鼓勵,使他們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能夠通過尋找證據來獲得正確的結論;同時幫助他們尋找事物之間的聯系,指導學生對比事物進行思考,并且要幫助學生進行評價、結論,特別是如果問題有幾種不同的結論,應該在肯定正確結論以后,評價出較優或最優結論。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善于運用“發現法”,千方百計地為學生提供“發現”的機會,創造“發現”的條件,并尊重學生的“發現”,認可學生的“發現”,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較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從而使語文教學工作取得更為令人滿意的效果。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