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文明生活、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全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今,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的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環保意識是建立在人和環境之間和諧關系的基礎上的。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環境的基本知識覆蓋面比較廣。比如,地球上生物習性,土壤的pH值,資源及其利用,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人口與城市,人與環境的知識等。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防止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要結合當前“關于環境的教育、在環境中教育、為環境教育”的環境教育模式,明確地理教育目標和任務,以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一 “課內”環保教育
環境教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教育大綱中,至少一半與地理相關。如人口、資源、環境的內容,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等,所有這些內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隨處可見。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是極其重要的。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戰場,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在環境教育中進行教學探索,特別要注意挖掘隱藏的環境教育內容,使地理知識、環境知識、環境意識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課堂環境教育的作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環境問題涉及更多的,如大氣環境的保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是環境保護教育的好材料,使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主動為環境作貢獻。
目前的中學地理教材,包括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1)書本內容:涉及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有很多,如有關社會、經濟、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等;對各種環境問題的現狀、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充分揭示人類的互動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2)教學內容的潛在責任告訴我們,大多數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環境自凈能力是有限的。無約束的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任何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勢必成為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和絆腳石,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并危及后代的生存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以此讓學生明確道德責任和義務的雙層關系,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新的環境道德責任意識。(3)教材內容潛在的行為指向,要求學生成為優秀的自然管理員,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注意環境衛生,節約用水用電,愛護花草樹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與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做環境保護的“急先鋒”。
二 “課外”環保教育
良好的環保意識形成取決于學生的參與,形成在他們實踐的基礎上。所以,在地理教學中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環保意識。首先,教師應該把周圍可見的地理知識和有形的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炎熱和寒冷、刮風、下雨現象。指出只要人類認識自然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在環保上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成績。其次,教師可以“組團訪問”,以此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理性認識得到深化。比如,帶領學生到化工廠參觀,看一看化工污水處理設備,聽一聽廠領導介紹“三廢”含量的控制研究,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三廢”治理過程中的環保措施。這樣,不僅讓學生懂得了環境知識和環保技能,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環境保護意識。除了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外,還可以成立環境調查小組,積極開展社會調查活動,比如,調查當地農村耕地結構變化、沙塵暴、風暴或其他惡劣天氣的變化、溫度和降水的年變化等,由此加強對學生“課外”環保的教育。
三 “探究”環保教育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許多科研成果造福了人類,但很多事情的發展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個矛盾綜合體。教師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它的存在價值,有許多環境因素制約的問題,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下以不同形式存在,人們在環境問題上的不同觀點不一樣,所以教師應在教學中經常設計一些有爭議的問題,發動學生研究和探討這些問題,從激烈的爭論中,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如:高中地理對“新能源”的核電發展這一章中,對這一問題要進行深入討論,目前出現的核電站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些學生認為核能是一種新型的、清潔的和廉價的能源,其特別能適應社會發展,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所以核電站的發展是好的;一些學生認為,如果核電站出現事故,將對人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比如因地震造成的日本核電站爆炸,造成的危害非常巨大。核電站作為一顆定時炸彈,一旦有危險,不僅危及人的生命,而且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后遺癥,所以應該停止核電站的發展。針對每個學生的看法不一致,核發展觀點不盡相同,經過生生、師生激烈的討論和爭議,其意義不僅是使學生梳理了書本知識,而且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中地理環境教育要求學生對書中的知識和技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環境觀,形成人口、資源和環境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和行為。通過調查、訪問、學習、課外監控、講座、論壇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各種環境問題,在個人經驗的觀察了解基礎上從一個新的視角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促進地理教學的整體優化。同時,注重環境和信息傳播的形式,使地理課堂生動、有趣。當然,加強對中學生環境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要堅持環境教育與地理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