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社會學科,在學生的德育和智育發展上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明顯。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應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特別是初中階段,學生的獨立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日益提高,情感日益豐富,意志品質等日趨成熟。因此,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培養、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多年來,我堅持這方面的教學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沒有主體的學習過程便成為被動、單向、機械的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應具有較為明確和具體的目的,還應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習成為有目的、積極的活動。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應做到尊重學生,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重視學生的意愿、情感需求和價值觀。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為了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主動接近學生,通過循循善誘,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另一方面,努力創造條件,加強師生雙向交流活動,發揚教與學的民主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和毅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怕困難,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事實證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主體意識的建立。
二 教會學生預習,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主體意識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教會學生預習,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是提高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環節。因此,每接到一屆新生,我都先把正確的預習方法傳授給他們。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結合課文的閱讀提示、課后積累與運用中的問題和《閱讀精解》中的提問去預習全文,引導他們積極獲取閱讀所需的文本,鼓勵他們積極地感知、思考和探究。例如,預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篇課文時,首先,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提示了解文章背景、作家、作品的特色及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要求學生根據課后積累與運用中的問題去了解全文的重點詞句的含義;再次,要求學生根據《閱讀精解》中的提問去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全文的論證結構。教會學生預習,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課本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 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貫徹“學生是主體”的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進行優化課堂教學,這是培養和增強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課堂教學要生動活潑,雙向交流活躍,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做到深入淺出,點面結合,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這樣,才能讓學生領略身為學習主人的快樂。我的具體做法是:(1)對于自讀課文采取“課堂練習——提問——點撥——小結”模式,把教師的講讓位于學生的學,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和老師的引導下掌握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并體會到最佳的學習方法是建立在自己主體地位的確立上的。(2)對于閱讀課文,則采取“學生提出問題——老師答疑——系統講授——全面深化”模式。例如:講授閱讀課文《曹劌論戰》時,先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自己進行課堂答疑。當時有學生問:“親自指揮作戰的魯莊公為什么在制勝后還不清楚原因?”我便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中的有關文段,讓他們領會“肉食者鄙”這一道理。在自己進行系統講授、全面深化之前,先由一些學生當“老師”,讓他們解釋重點詞句,進行重點文段的層次劃分,歸納各層次的意思,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最后,自己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本文的要求,進行系統講授和全面深化。引導學生掌握本文應掌握的內容。事實證明,優化課堂教學,能一掃過去語文課單調、沉悶、乏味的氣氛,活躍了課堂教學,同時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
四 鼓勵學生走出課堂,涉獵課外知識,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他們主體意識的形成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涉獵課外知識。我在這方面的做法有: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與課本知識有關的文學作品、生活叢書等;鼓勵學生利用讀報課或課余時間閱讀一些報紙雜志,并激勵他們互相交流心得體會;鼓勵學生多看電視、多聽廣播,讓學生通過新聞媒介了解國內外大事。這樣,通過欣賞文藝表演提高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通過觀看生活喜劇增長生活常識和陶冶身心;鼓勵學生在節假日通過網絡閱讀有益的課外知識;有計劃地進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通過比賽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他們在掌握好課本知識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閱讀有益的課外知識。例如,當講授完《回憶我的母親》一文后,我動員學生在報紙雜志中尋找、摘錄有關歌頌父母的文章并在課外活動時組織了一次題為《天下父母心》的演講比賽,學生能踴躍參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事實證明,激勵學生走出課堂,涉獵有益的課外知識,不但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內知識,提高閱讀寫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促進主體意識的形成。
綜上所述,我通過這些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多年來,我的教學成績每年都位居同級同科第一,每年都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