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思維能力,指掌握并且能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來分析具體的歷史現象,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特征,把握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而能夠以史為鑒,回答和解決社會現象、問題的歷史學科的一種基本能力。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歷史教學最基本的任務之一,筆者就重視概念教學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中的地位與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概念與歷史概念的含義區別
概念是指客觀事物的本質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形成的。而歷史概念是指人們對歷史本質特征的全面準確的認識,是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象進行理論概括的產物。歷史概念按不同特點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1)從內容結構分為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與歷史制度等;(2)從地位與作用分為重要概念與次要概念、重點概念與一般概念等;(3)從認識層次分為具體概念與抽象概念等。如,侵略一詞屬于抽象概念,指一個國家無緣無故超越國界對另一個國家進行非法的侵犯,即侵犯別國領土、主權,掠奪別國財富,奴役別國人民,干涉別國內政以及對別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滲透的行動。而歷史上的戰爭是屬于具體的概念,通過區別抽象概念與具體歷史概念就可得出近代歷史上、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戰爭均屬于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屬于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由此涌現出的英雄,是代表中華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而中國歷史上國內各族之間的戰爭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內部事務,具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卻沒有侵略與反侵略之別,因此出現的歷史人物只能稱為民族將領而不能稱民族英雄。通過區別歷史概念的特點與種類后,在概念教學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加強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 概念教學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方面的地位與作用
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就是通過歷史教學讓學生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歷史知識進行比較、歸納、概括、分析、綜合,得出規律性的認識或正確的歷史結論,從而形成一定的歷史學科能力。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途徑之一。歷史概念像歷史知識結構整體中的一個個“單位”,教師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概括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抓住其具體特點和本質特征,形成清晰的歷史概念并區分不同種類的歷史概念,從而才能認識錯綜復雜的歷史過程,認識歷史發展規律,得出正確的歷史結論。形成掌握和運用歷史概念是理性認識歷史的起點,是形成歷史思維的細胞。對歷史概念的具體剖析是分析綜合能力的第一個層次,對一般概念,具體歷史概念是分析綜合屬于點的思維。如通過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教學可得出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的侵略史,也是中國人民反抗斗爭的抗爭史,同時,又是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探索史的結論。通過學習近代史又可得出中國革命從照搬外國經驗模式的失敗到從中國國情出發,走出一條中國式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政權的成功經驗,從而得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解救中國的歷史結論。因此,教師通過歷史過程的實例教學,幫助學生逐步總結掌握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最終形成正確的歷史概念、歷史結論。
三 教學中應注意的原則
1.漸進性原則
人們的認識規律有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概念教學同樣必須遵循這一認識規律,先解決一般概念、具體概念與形象概念的教學。通過歷史過程的一個個實例,促進學生形成具體的形象的歷史概念,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理性的歷史。如通過學習世界近代史上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革命的歷史要素(屬于歷史事件的概念)——時間、地點、人物、過程以及分析綜合的方法——因果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等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美國獨立戰爭,從而總結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民族民主運動)的一般特點等。
2.主體性原則
即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歷史思維能力形成的關鍵,思維能力不是簡單地靠教師的“灌”與學生的“背”就能形成的,而是依靠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學生手腦并用的實踐,最終成為個人的心理特征,俗話說“手巧心靈”即是指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才能形成一定的理性認識,因此教師在樹立學生的自主意識的同時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質疑問難,創設歷史問題的情境,從多角度、多層次設計認知性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從而形成分析綜合等歷史思維能力。如分析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原因,可以引導學生從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政治制度、戰略戰術策略、心理素質等方面著手,多層次、多角度思考問題,最終綜合分析概括出歷史的結論——“落后就要挨打”。
3.系統性原則
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又復雜的系統工程,又受到學生心理、個性及教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與影響。為了把能力培養落到實處,教師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個性特征又要遵循教學教育規律及認識層次的不斷深化,不同年段學生的年齡特征來具體實施歷史概念教學的整體規劃構想,把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方法與具體教學內容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于課堂教學、單元小結和階段總結等教學過程中。
總之,概念教學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一種基本方法,必須加以重視并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心理個性特點以及認識的不同層次等方面有機地結合,具體地落實于歷史教學中。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