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離不開朗讀,離不開高效率的記憶。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空氣清新,學生精力充沛,是實現高效率朗讀和記憶的最佳時期。然而由于老師認識不足、組織方法不當、學生性格、學習習慣等原因,早讀課上學生讀書聲音小甚至默讀、昏昏欲睡,沒有讀書的氛圍,早讀效果差。如何讓學生在早讀時能大膽地開口朗讀和背誦,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成為我們英語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需要每一個英語老師去探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對其他英語老師早讀經驗的學習探究,淺談一些早讀的經驗,希望能對學生有幫助。
一 教師要不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對早讀的認識,了解早讀的組織策略與方法
英語教師要正確認識早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早讀課是學生讀記語言知識的時間,老師要認識到在早讀課上,老師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指導者、組織者、解惑者、觀察者、評價者和示范者。作為英語教師,要從自我做起,堅持早讀,做好示范,正確地引導學生早讀;教師要系統安排早讀內容,制訂學期英語早讀規劃;要不斷學習研究早讀課目標的設置,掌握有效的檢測手段;要了解早讀的有效組織策略、方法等。老師要指導學生有效利用早讀時間,通過早讀課的背誦和朗讀,讀出興趣、讀出語感、讀出自信和膽量,讀出文字的優美,讀出異域的情調。培養學生的朗讀記憶能力、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讀、會讀、樂讀。
二 老師要設定明確合理的早讀任務,注意分層次,考慮時間的利用率、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情感因素
英語教師對早讀課要有目標意識。如果只是臨時安排內容,這樣對早讀課是一種浪費,也使早讀失去了意義。早讀課是完整的一節課,教師對早讀應有明確的目標,教師在早讀開始前就要明確早讀目標。教師在設計目標時,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搞“一刀切”,可以考慮老師的統一要求和學生自主安排相結合。老師要設置不同層次的早讀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和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學習任務,避免出現差生對目標有高不可攀的畏懼心理和優生感覺目標過于簡單而出現積極性不高的情況。早讀任務要階段化。老師在安排早讀任務時要注意“小步子,快節奏”,不能一個早讀一直讀,最后才進行檢查。老師要分解任務,分段過關。在初期,使學生很快得到早讀的益處,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以消除對早讀的畏難情緒。隨著鍛煉的進一步加強,目標的確立不應停步不前,應逐步上升,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要注意早讀任務的多樣化。根據教育心理學觀點,如果一個人長時間讀一種內容,就容易感到疲勞和厭倦。如果整個早讀只讀單詞,很快就會感到疲憊和單調乏味,對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沒有絲毫作用。所以既要合理安排單詞識記、課文朗讀、句型詞組背誦的時間搭配,又要把夯實基礎和能力提高相結合。早讀布置的任務既要有字、詞、短語、句型的記憶背誦,又要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應用,檢查環節讓學生運用短語或句型造句,跟讀課文時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提煉出中心含義,并給予檢查,或讓學生準備復述課文。
三 老師要加強對學生早讀狀況的觀察分析,了解影響學生早讀的主客觀因素
每當早讀課老師看到學生不想張口、精神萎靡、課堂氣氛死氣沉沉、課堂效果令人失望時,有很多老師把原因歸咎于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愿主動和老師交流,老師要關注學生并及時微調早讀的目標和組織方法。有心的老師會發現并不是學生不愿早讀,而是有諸多的因素影響了學生的早讀。不讀書的原因有很多:生詞太多,不會正確發音;有些學生對文章句子不理解,不愿做無意義的閱讀;有些學生開始很用功地大聲讀,但由于效果不佳,漸漸地不再愿讀;還有些學生容易走神,不知讀什么,忘了讀;也有一些學生基礎差對自己喪失信心,認為讀不讀一樣,不愿讀。因而老師在早讀課要走近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個體存在的問題,因材施教,及時為學生釋疑解惑,調整策略方法,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早讀課的效率。
四 老師要注意英語早讀課的學習方法傳授
英語早讀課上,學生們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對于詞匯的記憶,可以要求學生念單詞表,掌握每個單詞的讀法以及對單詞的基本的了解,因為英語詞匯的拼寫與讀音有很大的聯系。然后再回到課文,大聲念課文,這樣才能讀準課文、讀出語感和文章的意思。老師要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早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英語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早讀形式,常見的早讀的主要形式是誦讀。但單一的朗誦易使學生厭倦,所以需要充分發揮不同誦讀形式的作用。老師要注重學習效果的有效驗收。早讀課上雖然任務明確,目標清楚,但是如果缺少檢查落實和過程評價環節,早讀課的安排就不算完整。
早讀課對學生學習英語非常重要,充分利用早讀課,不但能對日常的英語教學起到補充作用,還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只要有目的、有計劃地上早讀課,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肯定會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