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在人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打開心靈窗戶的一把金鑰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我們在生活中要汲取豐富的經驗和知識,而這些知識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獲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時間隧道的入口,能通向另一個世界,無論那個世界是理論思辨的還是風花雪月的,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打開一本書,就打開了另一種生活、另一段人生、另一個思路和想法。無論年紀大小都是通過書本的知識得以成長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無不是通過閱讀大量的書本知識,來豐富智力和智慧以及生活能力。因此,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學生和家長只注重直觀的學習和吸收,卻忽視了平時的閱讀,從而放松了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不重視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 造成閱讀能力普遍下降的幾個原因
1.社會大環境造成的結果
隨著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經濟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及大學都普遍使用手機、MP3、MP4,在網絡上玩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對于閱讀沒有興趣。所以造成了語言的退化,網絡語言流行,從而逐漸對母語喪失了興趣,造成各種語言問題,也導致了在寫作文的時候,無所適從,中國的文化底蘊缺失嚴重。
2.學生和家長大多不重視語文學習中的閱讀,認為沒有學習理科實用
閱讀理解是學好一切課程的基礎,閱讀即是對文本的加工和理解過程,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理解文章的含義,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在做語文閱讀題時,不像理科有現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因此很難理解,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充分理解和想象文章的各種意境。
3.現行的教育體制使得學生的閱讀時間少了
高中階段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加之國家又推行新課程改革,學生更沒有時間去閱讀書籍。而且每個學期開設的課程非常多,各種教材和資料書,學生每天從早學到晚,晚上回家還要做完作業才能睡覺,周末也是習題如山似海,學生哪有閑暇去讀書?哪有精力去讀課外書?
二 提高語文學習閱讀能力的途徑
1.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語文教學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習慣于一張嘴、一個黑板、一支粉筆、一本課本和一本參考書等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高中課堂教學內容多、容量大,使教學效率難以提高。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落后機械的教學手段,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路徑,使課堂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為形象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內容,為教學創造了良好的交際環境。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時,用多媒體觀看影片,學生很直觀地學習到了當時的場景和時代氣息,很好地掌握了所學內容。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把語文的閱讀由原來的書本知識發展為探究式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在教室里,教師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加上高中階段時間有限,難免在高考語文的閱讀部分得分少。如今國家實行了新課程改革,探究式、啟發式學習勢在必行。例如,讓學習利用周末空閑時間,到大自然當中去感受,進行課外閱讀,把自己的感受用相機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所想用圖片和文字表達出來。給學生獨立思考留出一定的時間,盡可能讓他們用經驗、情感對作品進行解讀,這對激發學生進行課外研究的興趣很有幫助。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中的閱讀尤為重要。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更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多讀,才能較課堂所學更多地接觸不同文章的不同構思和不同寫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我們還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內外的閱讀,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好語文,只有這樣才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