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在整個初中教育中占據重要位置,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思維邏輯的鍛煉具有積極的作用。初中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陣地,也是師生們進行學習交流、課堂互動的平臺。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125-01
教學的有效性指通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后,學生知識的增長及能力的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核心是教學取得的效益。而傳統教學重視結果,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和鍛煉,強調教學任務的完成而沒有真正做到教學的有效性。
一 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是實現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沒有目標的教學是盲目的,缺乏指導性的目標會使教學誤入歧途。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制訂科學合理的目標,正確的目標才能知道教師圍繞目標進行課程的精心安排和選擇,從而更加完善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同時,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上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水平及其思維特征,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上的溝通,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達到有效性。
二 情境創設是有效性教學的基礎
合理的教學情境是溝通教學和現實生活的橋梁,創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能擺脫死板的課堂模式,讓學習回歸生活,讓學生產生愉悅感,從而以最佳的狀態投入數學教學。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能力、認知等特點,抓住學生的思維焦點,在教學中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入手,采用實驗、游戲、動畫等手段設計有趣的問題或情景模擬,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更新,電子課件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但是部分老師盲目使用課件教學,而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這是不可取的。現代教學工具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或者工具,因此要求教師適當運用,采用合理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觀念的轉變是有效性教學的關鍵
新課改指出,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發揚民主,讓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善于激發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創新,開發教材,利用多種資源。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開拓思想。傳統教學中老師怕教不好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主動發揮的空間很少,所以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教師重視學習的結果,卻忽視了教學的過程,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思考的過程。面對此問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思考,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開展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活動,促進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索。教師要隨機應變,嫻熟地駕馭課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堂參與機會,幫助學生在交流和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積累學習經驗。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不能依靠模仿和死記硬背,而要通過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索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創設合理的條件,給學生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 強化訓練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有效地進行差異性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好的發展。所以,必要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的教學把作業固定為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唯一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要改變這一局面,讓學生熟練地掌握觀察分析、類比推理、歸納總結的品質,拓寬學生的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重視基礎性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重點關注學困生,有層次、有差別地設計練習,真正貫徹新課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五 教師的素質是有效性教學的基石
教師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教師必須刻苦鉆研,勤奮工作,以發展的眼光、科學的理念改進教學方式,讓課堂變得活潑生動。
六 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初中生正處于人格建立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初中生自主性、叛逆性強。伴隨著學生人格的逐漸建立和成熟,教師更要關注他們的人格發展,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培養學生的使命感和頑強的毅力,幫助他們塑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心態。對于初中生來說,沒有創新人格就很難發揮學生的潛力,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很難形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通過初中數學教學與日常教育活動來滲透初中生的人格教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各方面給予指導和糾正,從而培養學生獨立自信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容納性、靈活性人格,老師要建立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取長補短,學習中重視團結協作并增強交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靈活性人格對于初中生的發展、數學課堂的表現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作為初中老師,要重視學生靈活性人格的培養,要從不同角度和側面思考,并與老師同學交流。此外,創新方法的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是初中教學中的主要課題之一,創新的方法有很多,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應變。
參考文獻
[1]周政蛾.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教育,2011(Z1)
[2]梁旺.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J].新課程(下),2010(10)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