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提高學習能力、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本文從四個方面就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進行闡述:(1)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3)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4)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問。
【關鍵詞】學生 培養 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127-01
數學教學必須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只有自信的人才有創新的愿望和意識。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幫助每一位學生正確發掘自己的潛能,賞識他們、鼓勵他們保持“我能行”的自信心,努力為他們提供獨立探索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民主的、和諧的、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并尊重他們提出的各種觀點。
1.寬容對待
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問題和做出的奇怪回答,不應急著生硬地否定,而是采取寬容的態度,提示“再聽聽別人的意見”,引導學生在交流中自悟、自我完善,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我發現意識。
2.多表揚鼓勵
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智力水平各不相同,教師不能以同一標準來要求他們,平時多表揚、鼓勵、肯定他們,讓他們品嘗到探索成功的喜悅,感到自己被認可,自己也有創新的潛能,從而燃起求知、創造的欲望。
二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通過創新學習這種活動來實現,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首先,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教學模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學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其次,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也非常重要,教師要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最后,要重視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和組織作用,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再創造
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部動力,有了這樣的動力,學生就會大膽地去想、認真地思考。數學課堂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盡量使用來源于生活的學習素材,這樣學生容易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情入境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敢想、敢問,進而激發創新興趣。例如,教學游戲公平一課,我設計了一項“摸球”的游戲:任選一位學生和我一起,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摸球。游戲規則:盒子里有黃球和白球(黃5白2),我和學生依次摸球,摸到球后再放回去,摸到黃球的次數多,老師就贏,相反學生贏。你們同意嗎?這時學生認為他們不知道盒子里黃球和白球的數量,游戲不公平。接著我就讓他們自己設計公平的游戲規則。這個游戲不僅要求學生能分析、判斷游戲規則的公平性,還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去設計公平的游戲規則。同學們交流得很熱烈,紛紛舉手發言,設計出了多種公平的游戲規則。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只有教師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才能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落到實處。
四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學生的疑問往往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從學生的好奇、好問、求知欲望等特點出發,鼓勵學生提問,大膽質疑,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的規律,努力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質疑機會。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時,我首先讓學生思考,看到這個課題的想法。學生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有的說長方形的面積應如何計算;有的說它的面積與什么有關。我抓住這一時機,圍繞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通過小組交流來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帶著這個問題投入討論研究之中,在熱烈的學習氛圍中使問題得到解決。可見,教師給學生一個質疑的機會是多么重要,它不但使學生思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還增添了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創新,對求新、求異的解題方法甚至是不成功的想法都要加以肯定,只有在充滿生機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結出創新之果。
參考文獻
[1]王正偉.暨案例全國教師優秀論文選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
[2]劉紅良.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教育學文摘,2011(9)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