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引導者,全面負責班級的學生工作。學生就像一只捧在手心的刺猬,握得太緊它可能會扎痛你,放得太松,怕它跳了出去。如果對學生管得太嚴,他會反抗;不管,他會學壞。學生犯了錯誤,若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他,他會覺得老師傷了他的自尊心,讓他很沒面子。對于那些比較偏激的學生,甚至會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班主任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工作理念必須與時俱進。班主任工作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可謂責任重大。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如何引導和教育也是許多教師在工作中的一個難題。如果班主任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在管理中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同,很難走進學生的心靈。
案例一: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指導思想
小濤總是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不與老師、同學交流。上課總是無精打采,經常會走神,作業經常漏做或忘帶。對老師的批評他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甚至沉默不語。
經過家訪,我了解到他父母忙于工作賺錢,對他的關心較少,再加上父親脾氣暴躁,父子之間缺少交流,只要成績不好,就不分青紅皂白責罵他,甚至毆打。因此,小濤性格特別孤僻,經常頂撞老師和父母。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以構建和諧平等的家庭關系,塑造健康人格為話題,分別和小濤及其父親進行了交談,要小濤理解父親恨鐵不成鋼的感情,父母這樣辛苦拼命,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勸父母多關注兒子的情感、心理要求,多尊重多鼓勵兒子,讓兒子感受到家庭溫暖,讓他有前進的動力。在學校我也經常與小×進行溝通,以興趣為突破口,激發其學習熱情,轉變學習態度培養他積極向上的精神。同時發揮集體力量,使他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他心中的冰雪慢慢融化,性格上越來越開朗,學習上變得積極主動,成績也有進步了。一天,我收到一張賀卡:感謝老師,謝謝你,老師!看著卡片我心里暖暖的,同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找來小濤,謝謝他給我的賀卡,我很喜歡。并告訴他其實最辛苦最關注他的是父母,應永遠感激他們、孝順他們,為報答他們而努力學習。
分析:職業學校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后期,思想活躍,且因心理與生理發展不平衡而發生矛盾沖突最多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渴求獨立、希望得到尊重和社會認同。作為班主任老師,就應該針對這些特點,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指導思想,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一切為了學生,發自真心地去幫助他們,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關注學生情感,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小遠十分活潑好動、待人熱情,天資也較聰明,可就是太講朋友義氣,以至于犯了錯誤,被學校記過。在初中的時候,他受“朋友”所托,幫人打架,事后,他認識到了錯誤,悔改表現也很好。但是進入職高后他既感到自卑,在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又感到對不起父母,深深內疚,既想徹底拋掉這個思想包袱,又感到難以啟齒,不能自拔。小小年紀的他,心中就如蒙上了一層陰影。
剛開始小遠經常會因老師的“過分”關心而不耐煩,態度暴躁,多次和老師發生爭執。在我的多次開導和溝通下,得知他是由于自己的過去,過分自卑、過分地“保護”起自己。針對他感到特別對不起父母,深深內疚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把他的父母請來和任課老師溝通,消除誤會,讓他真正體會到老師是為了他好,讓他體會到父母為了他有多操心。讓他意識到為了自己為了父母,也要成熟一點,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開始有了變化,我安排他當紀律委員他很感激,但又有點不自信地答應了。針對這一情況,我第一步做的是動員全班學生對他的工作給予極大的關心和支持。此時,他的臉上露出了高興的笑容,充滿了自信。他居然還幫我來教育一些行為沖動的同學。第二步是對他表示極大的欣賞。由于他的工作較出色,立即得到同學們的理解和贊揚,他的處分也很快被撤銷了。這時他好像變得特別輕松,我經常和他交流溝通,進一步了解他的想法和興趣。讓他的各種能力也漸漸發揮了出來,他總是帶動大家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刻苦訓練和鉆研,我班在蘇州市技能競賽中獲得了二等獎。
分析:班主任應關注學生的情感,用尊重喚起尊嚴,靠信任培養自信。只有充分信任學生,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人翁意識和班級榮譽的責任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能力。
案例三:打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感受集體的教育力量
小鑫學習成績較好,也能做好值日等本職工作。在期末評優評先中,被提名為“優秀團員”,但最后落選了。一天晚自修由我值班,當我走到教室,發現好多學生圍在一起,還未安靜下來,我就詢問原因。有個學生說了句:“我們在開‘批斗會’呢!”我就好奇地問:“批斗誰呀?”其他學生都安靜下來,小鑫不好意思地說:“我。”我疑惑地問:“為什么呀?”“我做得不好。”這事是由于同學間的小摩擦,已經認識到了錯誤并和解了,我就不再當面追問,學生也安靜地開始自習了。
第一節下課后,班長找到了我,把事情經過告訴了我。原來,今天,小鑫被提名“優秀團員”后,班委和部分學生有保留意見,決定找他談一談,然后,就出現了剛才那一幕。他們對小鑫說:“這次就讓你評了,但你要知道,你還不合格。你平時打掃教室不夠仔細,經常會造成扣分,你以后一定要改正……”我先肯定了班委的做法,很高興讓我看到了班級的正氣。第二節自修課后,我把小鑫留了下來,溫和地說:“你能不能把上課前情況跟我說說呢?”他突然很嚴肅地懇請我:“把我的優秀團員去掉吧,我還做得不好,讓好的同學上吧。”我說:“班委還是想給你機會的,但是你要改正。”他說:“我確定做得不好,他們講得都對,我接受,我會改的,等我符合要求了再評我吧。我沒意見。”說完,一臉的輕松。我欣慰地說:“老師很高興,你能這么想,你只要做事再認真仔細點,再積極主動一點,你會得到大家的肯定的,以后就看你的表現了。”他點了點頭。
分析: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集體教育的力量,這比我苦口婆心地說教要好得多。于是我就借助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構建和諧的班級文化,使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環境,充滿正氣。良好的班風、學風形成后會對學生產生穩定、無形的感染力和約束力。班主任要學會引學生之事,用學生之思,導學生之心。
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指導思想,充分了解學生,重視文化氛圍、溝通技巧等因素,通過正確地啟發引導和支持鼓勵等柔性管理在師生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學生就會感到老師的可親、可信、可敬;就會“尊其師、敬其道、效其行”,就會愿意接近你,愿意接受你的意見,愿意聆聽你的教誨,對你的教育管理心悅誠服,我們的教育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