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是人生發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明確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和目標,爭取到2012年實現基本普及學前教育一年的目標;到2015年實現全國基本學前教育兩年的目標;到2020年,除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學前教育發展思路與機制,明確政府職責,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辦園體制。
【關鍵詞】加快 學前教育 普及 機制 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152-03
學前教育是人生發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和顯著的公益性,直接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它始終是黨和政府、社會各方面高度關注的焦點。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將普及學前教育納入未來1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的重要內容。因為學前教育的普及與提高,是中國實現完全意義上的教育現代化的內容之一。因此,國家加大對學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同時對發展學前教育提出了系統的規定措施。
一 我國對發展學前教育的規定措施
1.發展規模
主要有:(1)全面普及學前1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5%;(2)基本普及學前2年教育,毛入園率達85%;(3)在全國積極發展學前3年教育,在園幼兒達4000萬人,毛入園率達75%;(4)在有條件地區普及學前3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5%;(5)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6)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
2.保教質量
第一,牢記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采用科學的保教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使已入園的幼兒能夠喜歡幼兒園,享受優質教育,以保證他們快樂健康成長。
第二,普及學前教育,在擴大規模的同時,要堅持提高辦園水平,才能使學前教育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尤其在已達到普及目標要求的城市幼兒園,更應在辦園水平上多下工夫,辦出特色、創出風格,把幼兒園辦成民眾滿意的優質幼兒園。
3.辦園體制
《教育規劃綱要》規定: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這是辦園體制的創新。
第一,只有堅持“政府主導”才能實現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
其一,中央政府加強了領導管理的力度。2010年11月底,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2010年12月初,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2011年9月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決定“增加財政投入,支持發展學前教育。”
2011年9月6日,劉延東國務院委員在西安主持召開了《全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現場推進會議》。會議上多次強調:(1)各級政府是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主體,必須承擔起加大投入的力度。一要戶頭單列,每年用于發展學前教育的經費預算,不再包含在基礎教育之內;二要優先傾斜,每年比上一年新增的教育經費,首先要向學前教育傾斜;三要保證撥款比例。每年給學前教育的經費在同級教育經費中要占有必要比例。2011年河南省利用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項目資金8.7億元,地方財政投入近12億元投入學前教育;四要落實生均經費,各地要制訂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財政撥款標準,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轉;五要制定資助制度。使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殘兒童能夠接受普惠性教育。(2)開展園長和教師培訓。教育部將于3年內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政府要于5年內對本轄區的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培訓。(3)努力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為大農村包括縣鎮和鄉村之和)。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按照地方為主、中央獎補的原則,“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將安排50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難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一是發展普惠性、低收費民辦幼兒園。中央財政安排“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獎補資金”,鼓勵社會參與,多渠道、多形式舉辦幼兒園。對地方政府扶持舉辦普惠性、低收費民辦幼兒園解決當地群眾、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園問題,根據工作實績中央財政給予獎補。二是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由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先行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殘兒童入園給予資助。根據各地工作情況中央財政給予獎補。三是從2011年起,將中西部地區農村公辦幼兒園,包括部門辦、集體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轉崗教師實施“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4)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一要加快發展公益性、普惠性學前教育。所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是指面向社會大眾的保教費收費標準與本區域內同類,指城鄉同等級教育部門辦的幼兒園收費標準相當或低于具有辦園條件,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設立的民辦幼兒園。二要因地制宜、勤儉節約,堅決杜絕不顧條件大干快上,采取搞運動辦法提高入園率,忽視質量和安全。三要統籌規劃,防止建豪華園,造成資源浪費,產生新的債務。四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不斷提高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五要建立督促檢查、考核獎懲和問責制度,確保“3年行動計劃”落到實處,有效緩解“入園難”問題。
其二,各省級政府加強了領導管理工作。依據《規劃綱要》和《國10條》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編制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全部結束,進入實施階段。據統計,未來三年(2011~2013)年,全國各地將新建改擴建9萬所幼兒園,新增加500萬個崗位。預計國家“十二五”期間發展學前教育的目標會提前實現。
第二,只有建立“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才能為普及學前教育開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通道”。
其一,《規劃綱要》提出:建立“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保持了法律的連續性,維護了法律的尊嚴。(1)充分肯定了公辦園與民辦園都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組成部分,都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普及學前教育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2)充分肯定了在公辦園或民辦園入園的幼兒,都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都關系著祖國的昌盛和民族的未來。(3)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該依法規范自己的言行,多做有利于公辦園與民辦園共同發展和提高的實事。
其二,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久之計。(1)大力發展公辦園,充分發揮公辦園面向人人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職能,確保廣大學前幼兒享有入園機會均等的受教育權利,從根本上解決“入園難”的問題。(2)積極扶持民辦園,充分發揮民辦園自主辦園、特色發展的優勢,向社會和家長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學前教育,確保和滿足學前幼兒享有選擇的權利。(3)公辦園與民辦園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各自發揮優勢,共同推進學前教育的普及與提高。
二 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普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的學制體系中,學前教育主要是指對3~6歲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隨著義務教育的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國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因為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經濟條件和資源條件的限制,我國的學前教育發展存在著許多困惑,如何使學前教育步入理想的發展軌道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滯后,城鄉差距顯著。農村學前教育發展落后、城鄉差距大是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突出問題和難點。一是辦園管理體制不健全。有直屬鄉鎮管理,有村委會管理,也有自己管理的,管理混亂,分工不明確。二是辦園條件差。有的園建的不合理是家庭型的;有的室內裝修不合格;有的室內室外活動場地小、衛生差;有的教學設備少且簡陋;有的安全保障設施不全。三是師資力量薄弱。絕大多數教師沒經過專業培訓,未執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四是辦園數量小,入園率低。據調查有的鄉鎮竟然沒有一所幼兒園,加上農村幼兒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好多都不上幼兒園,這必然造成幼兒園入園率低,城鄉差距大的現狀。
第二,學前教育收費問題突出。由于學前教育至今仍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因此學前教育階段普遍存在收費高的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都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但事實是:公辦幼兒園稀缺,民辦幼兒園收費超高。民辦幼兒園因為自負盈虧,只能靠提高收費維持運轉。
筆者曾對一所私立幼兒園進行過調查,該幼兒園學前日托班一學期收費2780元,另外讀經典古文交100元的讀書費,接孩子要交20元刷卡費。而在該幼兒園不遠的一所公辦幼兒園,學前班每學期收費2000元,在一些鄉鎮的幼兒園收費更低。
第三,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學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孩子“玩”,在游戲中開發智力,培養團結協作精神。然而,隨著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對幼兒學東西多少的攀比心理,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增添識字、寫字、算術等課程,以注重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代替以開發智力為主的游戲教學。這樣違背了幼兒的生長規律,磨滅了幼兒愛玩的天性。
第四,學前教育師資狀況堪憂。我國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不穩,素質不高。一是教師的學歷不高,本科以上的寥寥無幾;二是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頻繁,有經驗的教師緊缺;三是取得幼兒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屈指可數。這樣的教師隊伍對幼兒的身心成長和幼兒園的發展極為不利;對學前教育的普及發展更為不利,同時也會造成嚴重后果。2012年10月浙江溫嶺某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在全國引起轟動,然而類似事件仍有發生:2013年4月廣東省荔灣某幼兒園教師針刺幼兒等。這讓我們看到幼兒園管理者責任的缺失、幼兒教師愛心的缺失,這是幼兒教育事業的悲哀!
2.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途徑
第一,提高學前教育經費比重,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學前教育。要想實現這些目標,首先要保證國家對教育經費的投入,雖然早在1993年制訂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第48條就曾明確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本世紀末達到4%”,但這一目標至今仍未實現。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保障經費投入”中再一次提到“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并將實現這一目標定到了具體年份“2012年達到4%”。
根據世界銀行2001年的統計,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為4.8%,而哥倫比亞、古巴、約旦、秘魯等中等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為5.6%。以上統計分析表明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學前教育設施不全,幼兒活動、游戲的場所嚴重受限,教師待遇偏低,而農村情況則更糟。這些不利條件影響了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同時也阻礙了學前教育的發展和普及。
第二,學前教育收費標準化。學前教育收費標準國家應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統一制訂。歐美國家政府投入的公辦幼兒園從硬件配備到師資分配都很均衡,家長自然會就近選擇學校,從而避免了盲目擇校、入園難、入園貴等不公平現象的出現,私立幼兒園的收費也有章可循。而當前我國的公立幼兒園數量不足,不能滿足當地學前教育的需要,因此國家應在發展公辦幼兒園的同時鼓勵發展普惠民辦幼兒園。對于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制定相應措施,針對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的問題,國家應給予適當補貼來降低收費標準,實行收費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建議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以政府辦幼兒園為主,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同時加強各級各類幼兒園的管理工作。
第三,引導學前教育應回歸自然。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學前教育,關系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近年為學生“減負”的口號一直喊得很響,但學前教育中兒童愛玩的天性正在慢慢喪失卻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兒童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應該在游戲中開發智力、培養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而這些正被幼兒教育“小學化”慢慢吞噬。這樣不僅違反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束縛孩子身心自由發展,形成機械式統一的思維模式,錯過孩子各種潛能發展的最佳時期。
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孩子們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在燦爛的陽光下玩耍嬉戲,開發智力,健康成長!
第四,加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一支相對穩定、數量充足、質量合格的幼教隊伍。當今世界各國學前教育發展都很重視師資的培訓,把這項工作列為學前教育事業的基本建設。我國的幼教師資數量少、質量低、隊伍不穩定已經成為學前教育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阻力。因此,必須建立一支穩定合格的幼教隊伍。
其一,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穩定教師隊伍,保證保教質量。一是通過各地政府財政直撥、村委會補貼和幼兒園提成補助來提高教師工資;二是非公辦教師要與幼兒園簽合同,幼兒園要為教師繳納醫療、養老和失業保險等保障其合法權益;三是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和培訓進修等方面也要向公辦幼兒園看齊,以此來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保障教師隊伍的穩定。
其二,通過各種途徑培養新教師,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一是各大師范院校都開設學前教育專業,已經有這個專業的要擴大招生規模,多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二是幼兒園每年擇優招聘新幼兒教師;三是一些符合條件的中小學教師通過培訓補充到幼教隊伍中。
其三,實行幼教資格制,確保幼教師資質量。一是各級有關部門對幼兒教師的任職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要進行清退或限期資格。二是新進教師實行先培訓再上崗,培養骨干力量,搞好師資隊伍建設。
第五,加強家庭教育,提高家教質量。俗話說:“車有雙輪,鳥有雙翼。”幼兒教育工作只有和家庭教育完美配合,才能真正提高保教質量。各地政府要充分組織各種形式的家長教育活動,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利用幼教專家講座等大力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學育兒的必要性,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普及育兒知識,使家長樹立教育意識,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切實履行好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使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總之,學前教育是人生的初級教育階段,也是人一生中至關重要的黃金階段,學前教育的發展勢必會影響整個基礎教育的發展,而學前教育相對來說更需關注幼兒個體的差異,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筆者希望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方面要明確管理職責,支持、幫扶、求真務實狠抓學前教育建設;從社會方面要有更多的企業和個人為學前教育事業獻愛心;從幼兒園方面要全體幼教工作者堅守使命,開拓創新辦優質幼兒園;從家庭方面各家長要了解、重視科學育兒的重要性,要掌握一些相關的育兒知識,只有多管齊下、多方面配合才能促進學前教育的積極發展,提高學前教育的普及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占蘭.學前教育必須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5):31~36
[2]龐麗娟.加快學前教育的發展與普及[J].教育研究,2009(5):28~30
[3]教育經費占GDP4%目標18年未實現 欠賬超1.6萬億[EB/OL].http://news.dahe.cn/2011/03-08/100637106.html
[4]左茹.法國學前教育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0(6):49~51
[5]嚴圣禾.日本情景:學前以“玩”為主[N].光明日報,2011.1.29
[6]陸有銓.現代西方教育哲學[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7]王薇.基于生命的塑造理念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08(9):73~74
[8]沙莉.規范并提高幼兒教師資質要求——國際學前教育法律及政策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0(S1):1~3
[9]周艷紅.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