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職業技術學院,在電子電工教學中,應該大膽創新,勇于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改革弊端、改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技術學院 電子電工 教學改革 新嘗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164-01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專業的電子電工類人才目前仍舊是我國技術人才的一大空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某些電子電工企業急需相關專業人才,但職業技術學院電子電工類畢業生卻無法勝任工作崗位,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職業技術學院是重要的電子電工人才輸出地,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矛盾,很大程度上與教育教學有關。從目前電子電工教學現狀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面對這些弊端,職業技術學院應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大膽探索、嘗試更多的創新方法和創新模式,使電子電工教學起到真正培養專業人才的作用,有效縮短社會需求與專業人才培養之間的差距。本文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 技術學院電子電工教學現狀
電子電工專業是一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但很多學校和教師還沒有走出教學理念的誤區。首先,在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仍然沿用傳統的書本教育、課堂教育,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其次,目前很多學校的電子電工專業教材理論部分都存在知識面廣、知識難度大、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脫節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學生降低了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再次,學校提供給學生的實驗設備陳舊,可供學生實踐的資源有限,導致大部分學生畢業走上崗位后面對一些先進的電子設備無從下手;最后,教學模式缺乏創新,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需求。培養重點側重于知識的理解,忽略了學生的能力提升,使很多學生走出校門走上社會后,先要經過二次培訓才能勝任工作,更有甚者,部分學生根本學無所用,造成了資源浪費。
二 實施教學改革的新嘗試
面對以上問題,職業技術學院在電子電工教學中,應以就業為教學導向,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教學本位,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加快創新教育步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新的嘗試。
1.嘗試對教材進行大膽改進
在當代教學中,教材不是權威,真正的權威來自于社會。因此,教師圍繞電子電工教材進行教學過程的改革,是在強化教材知識基礎上拓寬學生視界的有效手段。教材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個性發展,一是教學內容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論知識不應過于深奧,能夠掌握即可,這樣可以留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技能訓練;二是教材應具有社會先進性,要將目前社會上較為先進的電子設備、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較為先進的電子元器件的相關標準知識納入到教材內容中,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嘗試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電子電工教學改革就是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為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的主導作用,采取各種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的活動,如運用小組合作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師可以事先將教材中的難點、重點以項目任務的形式分派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結組,以小組為單位自行完成項目任務。在學生完成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參與,并適時地引導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去完成任務。
3.嘗試創新評價方式
受應試教育影響,大部分職業技術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方法仍停留在考試成績上,在考試內容上,理論知識占了很大比重。這種考核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客觀性,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新的考核評價方式應該將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細化與量化,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意識、知識運用能力等方面。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考核評價方法上,應盡量多設置一些“靈活項”、“加分項”,如,新作品展示、社會調查報告等內容。通過這些考核項目,可以讓一些基礎知識差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也能獲得成功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自尊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專業學習的興趣。
總之,要想真正發揮職業技術學院的優勢,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電子電工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作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職業技術學院在電子電工教學中,應該大膽創新,勇于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雖然目前我們仍舊面臨著時間短、任務重的難題,但只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不斷總結新的經驗,教學改革的成功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于振華.高職“電工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研究[J].職教通訊,2012(36):13~16
[2]韋桂丘.非電類專業《電工電子技術》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理論),2012(10):66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