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治理結構事關各方利益的博弈,它通過協調大學組織中各利益群體的相互關系,使權力的配置和運作機制達到利益關系的有效平衡,進而保障大學辦學目標的實現,同時它也是現代大學章程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本文對印度理工學院治理結構的內容及特點進行了分析,以期為我國大學治理結構建設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印度理工學院 大學治理結構 科學管理 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9.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026-01
一 印度理工學院治理結構的基本內容
印度理工學院素以“百萬富翁制造機”而聞名于世,據《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的報道,目前,大約有2.5萬名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在美國工作。印度理工學院自1947年成立至今僅有60余載的歷史,短短的60余年時間印度理工學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這與其特色鮮明、具有創新意義的大學治理結構和辦學宗旨聯系緊密。印度理工學院由七所獨立的法人學院組成,在統一的理事會領導下辦學。七所學院組成一個系統,統一組織本科生、研究生的入學考試,實行統一的標準招生,相同的管理模式;統一的評估機制,評估報告中既反映印度理工學院的整體情況,又反映各個學院的個體情況。但各個學院又相對獨立、各具特色。
二 印度理工學院治理結構的特點
1.權責清晰,表述明確
印度理工學院的治理結構明確表述了各利益群體的權利、義務,有效地制約和平衡了各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最高的權力機構和基本的權力機構之間形成一種交互博弈、交互制衡的局面,各權力機構各司其職,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術權力的實現,進而為學術自由、學術獨立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2.辦學理念明晰
縱觀印度理工學院治理結構的各方面,不難發現,治理結構的內容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包括學術權力、行政權力、政治權利等。同時重點突出也是印度理工學院治理結構的特色所在,它側重于政府的“無為而治”,關注學術自由、學術自治的實現。這也為真正的“人”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科學性與有效性并舉
印度理工學院的治理結構極大地促進了學院的發展,這與其科學、有效的治理結構是密切相關的。印度理工學院在治理結構的建設過程中注重高等教育的各個層面,既包括了大學外部治理的建設,涵括了學院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學院與社會的密切聯系等,同時高度重視大學內部治理的建設,在治理結構的建設過程中真正將學院的發展計劃、目標的協調一致等考慮在內。雖然,人們往往把大學的成功歸因于學校出色的教學和科研創新,而不是學校的治理。但是,科學、有效的治理確實可為出色的教學和科研創新提供適宜的沃土。
三 對我國大學治理結構建設的啟示
1.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不應偏離大學辦學的核心理念
一個好的大學治理結構在一定意義上能推進大學走向成功。好的大學治理結構應是緊緊圍繞大學辦學的核心理念,不偏離大學的目標,按照傳授知識、創造知識的辦學軌道運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大學走向成功,也才能確保傳授知識、創造知識的辦學目標的實現,進而確保實現學術的自由發展。一個政府尊重學術,無異于飲水思源,培植根本;一所大學尊重學術,才能確?;鶚I常青。我國的大學治理結構雖然日趨完善,但在治理結構的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偏頗,主要表現為行政權力的泛化、學術權力的遮蔽等。
2.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應積極引進教授的參與
以教授為主體的專家學者參與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是包括印度理工學院在內的世界一流大學的一般做法。教授參與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應被視為大學治理結構建設的核心內容。因為,只有教授才最清楚大學的本質。因此,教授專家學者應被重點引進到大學的治理結構的建設中。美國加州大學前任校長田長霖教授這樣說過:“在美國,大家有一種認識,哪一個學校的教授力量大,哪一個學校將來就會成為最著名的學校?!比欢?,就目前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來看,對教授參與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還不夠重視,相關規定尚不明確。
3.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應注重協調各方的權責義
在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大學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利、責任和義務,明晰最高的權力機構與基本的權力機構之間的關系。妥善權衡政府與大學之間的關系,確保大學辦學有充足的資源。校友是大學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中要注重吸納校友的參與和支持。教師和學生是大學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中必須要確保教師和學生權利的實現,以教師和學生獲得最優發展為重點。
大學治理結構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江亦哲教授在《從大學理念與治理看北大改革》中這樣說:“大學理念必須在一定的大學治理結構下才可能真正得以實現?!庇纱丝梢?,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在大學發展的整個歷程中的重要意義。關于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需要社會各種力量的參與,我們知道,教育從來都是一項知難行更難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建設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徐風.印度理工學院——亞洲大學的典范[J].東南亞南亞信息,2000(4):17
[2]錢理群、高遠東.中國大學的問題與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4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