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四是大學教育的關鍵一環,是畢業生人生轉折的重要階段,高校輔導員在這一階段探索正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輔導員工作,對畢業生的成長成才與人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育實踐,對有效開展畢業年級輔導員工作進行了初步的思考。
【關鍵詞】畢業年級 輔導員 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043-02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是和大學生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老師,其在大學生畢業階段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有效開展畢業年級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實做好畢業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意義深遠。
一 有效開展畢業年級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畢業年級學生隨著專業知識、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增長,面臨著考研、就業、情感等方面的人生選擇和考驗,在學習、心理等方面有著不同于其他年級學生的特點。在這樣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生重要轉折階段,如果缺乏必要有效的引導,當他們面對這一系列成長壓力的時候,就可能會無所適從,很難順利實現自己的畢業規劃和人生目標。相反,若準確把握畢業年級學生的特點,高度重視畢業生的教育管理,有效開展畢業年級工作,引導他們走好大學階段的關鍵一步,對于畢業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實現人生理想有著重要意義。
二 有效開展畢業年級輔導員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根據畢業生的特點,在畢業年級的輔導工作中,我們著力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和嘗試。
1.與畢業生進行一次深入的談心交流,指引學生明確人生方向
“親其師,信其道。”思想教育工作是輔導員的首要工作。只有走近學生,融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經常和學生交流談心,把學生當作朋友,學生才能信任你,才能敞開心扉。在畢業學年,學生因為課程相對較少,學習任務相對減輕,與老師交流的機會也隨之減少。這一時期,主動走近學生,與學生交心顯得更為重要。為此,畢業班輔導員堅持經常性地深入教室、學生寢室和自習室,給學生送去關愛和指導,全面了解學生對于就業的基本想法和思想動態。通過面對面談心、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加強彼此的溝通和交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求職、考學的目標,對學生畢業后的規劃提出合理建議,指導其明確人生方向;同時在交流中進一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畢業生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
2.微觀入手,切實加強就業指導,助推學生人生發展
我們創新機制,從微觀入手,從學生利益出發,根據學生的畢業規劃,有針對性地做好畢業生求職過程中的指導工作,努力為畢業生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筆者所在學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就業政策的指導。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有很強的政策性,為此,我們堅持積極向畢業班的學生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和措施,做好有關學生就業的各項方針、政策、辦法、措施等信息的宣傳和解釋工作,使畢業年級的學生充分了解就業的相關政策,認清就業形勢,正視就業現狀,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社會價值,磨礪人生。通過年級大會、專題報告、專題講座、個別談話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崇高事業緊密結合起來,樹立遠大理想,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第二,求職技巧的指導。主要有三方面的具體措施:(1)開展個性化就業咨詢與輔導: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興趣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就業指導也應因人而異。在大四上學期,對每一名重心在就業的學生進行半小時以上的職業咨詢與輔導,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量體裁衣,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指導其明確就業方向。(2)注重就業特殊群體的幫扶指導:針對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困難、心理壓力大的學生要重點關注,主動約談交流,幫其搜集適合的就業信息,引導其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找準目標和方向。(3)著力開展求職技巧、擇業能力的指導。對學生進行求職準備的教育,指導學生進行就業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寫好求職信、自薦材料等,針對不同的行業和職業應有所側重,突出特色、
展示自我。舉辦職業生涯規劃、簡歷制作、面試技巧、職場禮儀等專題講座,進一步提升畢業生求職擇業能力。(4)開辦就業沙龍,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回校以座談交流的形式和學生分享求職經驗、工作心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價值觀。
第三,精細化的就業信息服務。在就業資料來源方面,從大三開始,我們就在學生中進行調查,準確掌握學生的求職意向,建立了畢業生基本情況數據庫。到大四針對就業意向調查反映出的本屆畢業生求職意向的特點,購置最新的相關輔導資料,供學生查看、借閱。如針對重心在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學生,我們精心挑選,購置與公考相關的考試輔導書目。在就業信息服務方面,在做好學校就業信息發布的基礎上,利用多種現代化工具和手段廣泛搜集各個方面、不同層次的就業信息,保證信息準確,精選其中適合的,及時發布,告知每一名學生;每班增設就業信息委員,負責搜集同學希望了解的就業信息,并據此搜集有價值的就業經驗和技巧;建立就業信息“五位一體”的通知模式:班級QQ群發布;手機短信通知到每名學生;各班就業信息委員口頭再行通知強調;發紙質通知傳閱確認;重要通知直接打電話給每一個學生,以此確保每一項就業信息都能準確無誤地傳達到學生手中。
第四,做好畢業實習實踐管理指導工作。加強與實習學生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用心關注每一名學生。針對在外地實習的學生,每周主動電話聯系關心其近況,詢問其工作中的體會,解答其遇到的疑惑或困難;針對社會實踐經驗相對欠缺的學生,在溝通中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求職心態和擇業意識,引導其積極適應環境,迎難而上;同時通過實習交流QQ群開展系列討論活動,主動引導學生,每周固定專門時間段,在群上開展討論活動,帶領大家一起回顧、總結一周以來實習中的情況,并就實習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同時精選相關職場案例,帶領大家一起學習、研究。
3.切實加強心理教育與疏導工作,為畢業生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撐
畢業年級的學生面臨考研、就業等一系列重要轉折,由于人生閱歷的缺乏和實踐經驗的不足,在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和考研競爭中,他們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因此我們十分重視畢業年級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注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勉勵他們樹立敢于競爭的勇氣和信心。
第一,做好日常心理教育疏導。首先,開辟專門時段,主動約談或電話關心了解學生近期的思想狀況,幫助學生舒緩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壓力,用心為學生解決考學、求職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其次,鑒于有學生不習慣當面交流的特點,積極開展網上心理咨詢,通過電子郵件、QQ、博客、飛信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及時、便利的心理咨詢服務。再次,在畢業學年的每一個重要階段,一對一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如在每次重要考試前夕,研究生入學考試、公招考試等,通過電話、短信為每一名參考的學生打氣,提醒他們考試注意事項、乘車路線等細節,勉勵他們樹立成功的信心。
第二,開展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針對畢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開展如求職心理調適等專門的講座,鼓勵學生參加自信心訓練、人際溝通交往技巧等多種心理團體輔導活動,增強他們的心理衛生保健意識,幫助他們掌握常用的心理調節技巧,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
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改善畢業生的心理環境。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對畢業生的影響,在畢業學年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人生理想主題征文、模擬求職比賽、感念師恩主題班會、宿舍心理之家評比等活動,營造積極、上進、健康的氛圍,陶冶畢業生的高尚情操,使他們充分發掘自己的潛力,進一步樹立信心。
4.注重和畢業生家長的聯系溝通,形成家校合力,構筑情感互動教育模式
第一,細致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日常聯系。在大四學年,我們通過電話主動與學生家長開展交流,一方面反饋學生的在校情況,同時也從家長那里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在畢業學年的學習與成長。同時,做好特殊情況下的家校溝通。在學生實習階段,聯系學生家長,請家長反饋意見,多鼓勵學生,了解學生初涉職場的想法;在學生面臨人生抉擇時,及時與家長一起幫助學生解決求職就業中的困難和挫折。
第二,嘗試開展假期新型家訪。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的假期開展主題式家訪,通過電話長談、寄送個性化評語、電子郵件等新型家訪形式,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匯報學生在校的情況,著重就學生的求職意向、畢業規劃與家長進行深入交流,鼓勵家長在假期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引導。
5.悉心做好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指導與回訪工作
在整個畢業學年的工作中,堅持傾心關注每一名畢業生,不拋棄任何一名學生,盡全力地投入愛心和感情,切實幫他們解決就業中的實際困難,讓每一名學生即使離校后也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關懷。在學生畢業離校后,也一如既往地指導和關心學生就業,悉心做好畢業生回訪等工作。
第一,做好畢業后的就業指導。就業指導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盡管每一名學生對我們而言,只是幾百個工作對象中的一個,但他的前程,對于每個家庭來說則是全部的寄托和希望。為此我們要清楚每一個未就業孩子的基本信息以及他們的求職意向。從七月份畢業離校開始,堅持每半個月和未就業的畢業生聯系一次,盡可能多地給他們提供就業信息和關心指導;有招聘信息在第一時間提供給他們。
第二,悉心做好畢業生回訪工作。從畢業生離校起,輔導員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回訪、面對面交流等多種形式,陸續與已就業學生開展深入回訪交流,關心畢業生的工作和學習,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具體困難,解答他們遇到的疑惑,幫助他們制訂職業發展規劃,把握人生的方向。同時做好詳細記錄,為以后的畢業生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三 結束語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階段的人生導師,在大學生畢業學年的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肩負著引領大學生順利走好人生轉折點的重要使命。因此畢業年級輔導員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勤于思考,善于總結,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助推學生人生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國高校輔導員先進事跡選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耿乃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孫長纓.當代大學生就業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