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過半年英語口語課程實踐,筆者發現實驗中一直奉行的“基于工作過程”的模式實際上更應該被定義為 “基于生活現實”的教學模式,并強調此模式的外在表現可以是多種形式的。
【關鍵詞】基于工作過程 口語課程設計 英語口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067-01
所謂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基于工作過程的開發,在明確典型工作任務即學習課程之后,重點是設計不同的學習情境和相關的任務。因而在教授英語口語這門課程時,教師就要明確:在有限的課堂上創造無限的“情境模擬”和密切聯系實際的“角色對話”任務就顯得格外重要。筆者從成人英語學習的現狀出發,根據2012級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基于工作過程開展“英語口語”課程設計。本課程的實踐性主要表現在任務、情境都是以現實生活活動為導向,突出能力培養的目標。本學期就本課程從課程設計思路、課程內容、訓練項目和考核方式方面進行了探索。本課程在教學中主要立足于生活話題,以BOEC話題為主線,輔以聯系實際的訓練內容。筆者希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相關的生活語言,并增強英語表達的信心,同時幫助學生通過BOEC的考核獲得口語中級證書,當然獲得證書并不是終極目標。
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既難以滿足口語練習的需要,也無法滿足完成基于工作過程能力訓練項目的需要,因此,課堂上教師需要將多種方式或手段進行融合。在課堂上教師會自然而然地采用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這樣才能實現基于現實情境,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目的。
2012級英語班人數為30人左右,但是多數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無法正常出勤,因此將定期出勤的人員分為3人一小組或2人一小組完成任務顯得更為實際。
在教學中,根據BOEC的8個基本話題,每個話題都按照既定的模式提供訓練。以Weather and Climate(天氣與氣候)話題為例,首先教師提供真實的關于天氣的新聞及關于氣候變化的新聞或文章。這樣既保證了材料和語言的真實性,也能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和句型,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其次,教師根據自己要提供的情境,首先進行英國天氣特點的簡短介紹,然后分配小組任務。如第一組的情境是:作為一個外國游客你來到了英國,然后向當地人咨詢本地的天氣。小組探討內容然后給出一段對話。第二組任務可能就會是你作為一個中國導游,現在要向一群英國游客介紹北京的天氣或氣候特征,并適時對比英國天氣,小組其他成員模仿英國游客進行提問。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發現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是相輔相成的。所謂的“情境模擬”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模擬某種英語交際活動的情境,使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去學習英語知識和英語的表達技巧、交際方法和相關理論。通過情境教學法,學生可以綜合運用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把相關情境和聽到的聲音、讀到的文字進行具體的語言加工,模擬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扮演不同的交際角色。“情境模擬”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強調知識性、實用性、實踐性相結合,尤其強調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在“情境模擬”的過程中,學生們往往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有關英語背景材料進行角色分工,從設計簡單的道具到英語交流、溝通,本身是在運用英語知識進行交際活動。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情境模擬”教學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訓練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學法,它與高職高專英語“基于工作過程”教學改革的方向不謀而合,因此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實施“任務教學法”,能大大推進高職高專英語改革和培養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基于情境模擬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的優勢,在實際運用中,教師更要注重任務的提前布置,即提前告知學生要探討的內容或將模擬的情境,讓學生參與到原本教師是主角的準備工作中。學生小組之間互相提供情境,并針對對方的表現做出評判,這樣的考核結果就更有分量,也更能激勵學生參與教學,主動學習。
其實當人們說基于工作過程或基于社會實踐時,往往都會傾向于所謂的專業教學和專業知識的傳授。經過一學期的實踐,筆者發現,在英語口語課上,所謂的基于工作過程實際上更像是基于生活現實,因為無論是創設的情境還是提供的案例和扮演,都強調生活實踐,而非傾向于具體的某種職業或工作。通過實踐,我認為基于工作過程模式的外在表現可以是多種形式的,不一定非要取材于某個工作情境,具有某種確切的目的。它可以是一種思維方式、一段假設的對話、一首英文歌曲、一場小組辯論等。這些形式最終滲透到學生的專業學習中,從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慧.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高專酒店英語課程教學設計[J].考試周刊,2010(7)
[2]高安芹、牟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高專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09(18)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