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深化教學體制改革的今天,各學科都將“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輔導”作為主要指導原則,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生物化學作為很多專業的基礎學科,其教學改革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生物化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068-01
生物化學是一門運用化學的原理及方法研究生命活動化學變化的學科,是很多專業學科的基礎學科,它涉及到動物學、植物學、生物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課程。當今的教育主張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我國高校的生物化學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生物化學改革迫在眉睫。
一 教學內容的改革
1.教學順序的調整
蛋白質和核酸的研究是生物化學研究的兩個重要方向。傳統的教材上,學習的順序是先從蛋白質的結構開始學習,進入到課程中期才會學習核酸的結構。這種教學順序有利于讓學生了解核苷酸代謝的內容,但由于核酸結構與蛋白質結構學習的思路一樣,都是講其組成的化學元素,然后是基本組成單位及其結構,如果將這兩個章節進行調整,先講蛋白質再講核酸,不但可很快掌握核酸的結構也可以讓學生對剛剛學習的蛋白質結構進行一個很好的復習。合理地調整教學順序,可讓學生更加合理地接受知識。
2.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生物化學課程要具有系統性。如在講解糖、脂類以及蛋白質代謝這個環節時,教師可以通過三大物質代謝圖,將糖、脂類以及蛋白質這三大物質利用三羧酸循環聯系起來,通過三羧酸循環,三大物質相互轉化。教師在課堂上可將人的體內代謝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從繁瑣的化學公式中走出來,讓學生利用自身的代謝功能來了解一些復雜的生物化學知識。
3.教學內容的簡單化
生物化學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識點,學生在開始學習時難以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造成學習的恐懼,影響了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身邊一些事例進行比喻,增強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突出教學要點,使教學內容趨于簡單化。
二 教學方法的改革
1.適當運用啟發性教學思維
由于生物化學中的很多內容過于抽象,如物質代謝這一章節,讓很多學生摸不到頭腦,給老師帶來了很大的教學困擾。教師可以通過對啟發性思維教學對學生加以輔導,通過啟發式教學既能把知識點拓展開,也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2.自學自講
在生物化學進行到維生素與激素這兩部分內容時,由于這兩個知識點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可通過分組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由學生分組搜集資料與課前準備,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在討論時對各組加以輔導,討論后,由各個小組上臺講解本組的討論結果,最后由老師進行評定和講解知識要點。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很好的溝通氛圍,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與團隊意識。增加了生物化學課堂的生動性,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由老師一人主導,學生進行機械式學習的教學。
3.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
計算機的發展,使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各個學科中,利用多媒體,可以使復雜抽象的生物化學內容更加地形象化、具體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知識點的記憶,提高教學質量。
三 實驗課教學的改革
實驗是生物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實驗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在實踐中進一步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增強動手能力,可以將教學質量帶上一個新臺階。由于條件有限,傳統的實驗教學僅僅立足于對理論知識的驗證,缺少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教學內容。學校應加大投入力度,購置一批先進的實驗設備,來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這些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可以使學生將課本知識和實驗結果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四 結束語
生物化學教學的改革,隨著生物化學這門科學的不斷進步而不斷深入。我們應緊跟時代的步伐,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驗動手能力,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教學改革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我們繼續去探索、鉆研。
參考文獻
[1]張彥.淺淡化學理論課教學[J].職業教育研究,2004(9):59
[2]霍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經驗和體會[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S1):171~173
[3]張部昌、余嗣明、李平生.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生物學雜志,2008(1):67~68
[4]譚世貴.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海南大學22年創新圖強、建構特色的不懈探索[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l~6
[5]賈若凌、李麗.高等院校生物化學教學的改革與探討[J].廣東化工,2010(4):241~242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