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初中生,在課下和同學們一起時,說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到了課堂上,就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不是聲音低得讓人聽著費力,就是不敢說話。特別是讓學生對某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時,舉手者更是寥寥無幾。針對這種現象,筆者認為語文課堂上進行口語訓練相當重要。所以教師就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發言。下面談談在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的幾點體會:
一 充分了解學生,讓其愿意說
在教學中,學生不愿說,怎么辦?我認為教師應立足學生實際,充分了解學生,注重細節,讓學生愿意說。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方式、生活經驗,甚至語言習慣等。如《童趣》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散文,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學習了課文后,學生對童年的概念有了更豐富的理解,我便引導學生學著課文的樣子進行口頭創編。“童趣是一顆閃耀的星星,是一陣拂過的微風,又是一道萬芒光照的彩虹,那么在你們的記憶里一定也有過許許多多的童趣,哪一件事是你至今都忘不了的呢?”這個問題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學生一個個搶著說:老鷹捉小雞,下河摸魚,給雪娃娃洗澡,剃眉毛……接著我又問:“也正是這么多趣事、傻事組成我們七彩的童年,雖然這段金色時光正慢慢離我們遠去,但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會成為你們人生中最美的回憶,你們知道怎樣才使童年充滿樂趣嗎?”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孩子們口中吐露,著實令人欣喜。如: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環境,要讓孩子玩,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公園,父母要多抽出時間來和孩子相處,共同完成一幅畫,或者玩游戲等。七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好方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對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二 創設條件,讓學生樂于說
一節課的質量首先取決于教師的立意、教學觀念以及教師的專業素養。在教學中,課堂之所以充滿生命的活力,是因為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而富有個性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樂于交際,善于交流,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教師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流,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上,我面帶笑容,先向學生作自我介紹,并簡要說出我的愛好和性格,還說渴望和學生交朋友等,這一席話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覺這位老師有種親近感,愿意接觸,更樂于與我交流。既然師生之間沒有了陌生感,課堂上他們回答問題時也就毫無顧忌地舉起了手,爭著搶著要發言。上課之前,我會抽出三分鐘的時間,讓兩個學生來進行自我介紹,來鍛煉他們的口語能力。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舉止大方,聲音清脆響亮,效果真是令人驚喜。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又讓同桌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對方,并讓說得好的學生上臺示范。這樣,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口語交流,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這樣的訓練,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膽量得到了鍛煉,表達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 抓住機會,練習學生的口語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流利、有條理、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學校里經常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快樂之中,余興未盡,這時,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這時,教師要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如在我班召開“獻給母親的歌”的主題班會時,讓學生利用星期天收集有關母愛的文章、詩歌,有關母愛的歌曲,說說自己記憶深處媽媽說過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說一段自己最想對母親說的話等。并且選定兩名學生作為班會的主持人。班會開始了,場面感人至深,出乎意料。當進行到回憶媽媽說過的最深刻的一句話時,一位學生動情地說:“那次媽媽病了,爸爸又不在家,只有我一個人照顧媽媽,她為了不影響我的學習,就忍痛對我說:‘孩子,你快去上學吧!只要你好好上學,媽媽的病就好了。’我當時心里一陣酸楚……”說到此,這位學生已經淚流滿面,其他同學也感動得熱淚盈眶。班會在學生的《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聲中落下帷幕。這節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但卻像春雨一般細密而又綿長地滋潤著學生們的心田,也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語言訓練,學生能在感動又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自然得到提高。我認為這是一舉多得、可以經常性、長期進行訓練的好方式。
學生的說話能力,不是學來的,而是在平時生活中訓練出來的。現在的語文教學,不能再培養只會看書寫字的書呆子,而應培養出既能寫,又能侃侃而談的優秀學子。而作為教師,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則是任重而道遠,因此讓學生學會在語文課堂上暢所欲言,語文課堂一定會妙不可言。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