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書面作業已不能適應現行的新課程教學,新課程背景下作業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擬從五個方面探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的作業設計。
【關鍵詞】新課程 化學作業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129-02
作業是每位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是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的一種評價方式,但大多數教師的作業設計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以書面作業為主,形式較為單一,學生感覺平淡無味,對作業馬虎應付,抄襲現象嚴重。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這種方式已不符合現行的新課程教學理念。為此,就現行課程理念下的作業設計,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認識,供同仁商榷。
一 預習與復習是課外作業的重要形式
新課程下,新的學生觀強調保護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預習可以使學生學會獨立閱讀化學教材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預習教材的疑難,做到帶著問題聽課,有的放矢,提高聽課效率。做好預習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學生認為,預習太耽誤時間,或由于缺乏正確的預習方法而感到收效不大,因而不愿預習;有些學生預習后,認為此節課內容已掌握,就不再集中精力聽課,往往導致對知識的一知半解。值得注意的是,預習要根據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也不必每節課前都要預習,教師要讓學生理解預習目的,掌握預習方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提出預習要求。
復習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思維和記憶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復習是和遺忘作斗爭的基本手段,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每天學的內容必須當天消化,不應等到考試前再突擊背誦和記憶。但是目前還有些學生認為時間緊,或認為考試中很少涉及教材的原文,沒有認識到復習的重要性。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復習再做作業,不僅可以加快做作業的速度,而且能提高作業的效率。如“化學式與化合價”這一課,學生已掌握了常用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之后,沒有及時領會化合價在書寫化學式中的重要作用和使用方法,導致學生在書寫化學式時經常出現錯誤,把K2O寫成KO、把Na2CO3寫成NaCO3等,這往往是學生缺乏正確的復習方法和沒有及時復習造成的,他們認為復習只是念一下課文,讀而不思、不求甚解、抓不住重點,必然效果不明顯。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在復習方法上要多加指導,要使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到復習過程中,使復習成為看、思、做相結合的活動。要熟讀深思,在大腦皮層中建立廣泛的神經聯系,從而增強識記能力。
二 家庭小實驗是最具學科特色的課外作業
新課程十分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學生對于動手類的作業更有興趣,通過手腦并用,對相關知識記憶更牢固,降低遺忘率,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這也是本學科的一大特色。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選擇一些在家庭易操作而又安全的實驗,如凈水器的制作、用生活中廢棄品組裝一個二氧化碳制取的發生裝置、家庭生活中如何鑒別食鹽與純堿、自制酸堿指示劑等。學生在完成這些可操作的家庭小實驗的同時,能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實驗技能,培養創造性思維,擴大知識面。使學生自覺地發揮自學、想象、觀察、設計實驗等能力,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習化學的動力。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最好引導學生在做完時學會總結,總結自己在實驗中掌握了哪些知識,提高了什么技能。
三 書面作業仍然是課外作業的主要形式
書面作業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雙基”,能使教師較全面地了解學生對“雙基”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書面表達和運算能力都有好處。所以書面作業雖然傳統,但也是教師必須抓緊的一種作業形式。相對于傳統的書面作業,教師對書面習題的數量、題型都要做認真的分析,避免以往的題海戰術。學生做多了就會煩,出現抄襲作業、敷衍了事的現象;同時,書面練習大都只能看到學生的思維成果,教師無法知道學生的思維過程以及是否是獨立完成的。因此,我認為,教師在布置書面作業時要適量,作業內容和題型要新穎,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也不能每一節課都布置書面作業,課內能完成的作業不要留到課后來完成,要留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
四 課堂小測是課內作業的一種補充形式
小測驗可以檢查學生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情況,以便教師因材施教,及時彌補缺漏。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在教師的監督下及時、獨立完成,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它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將大大提高。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教師可適當地進行課內測驗,但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
多數學生還是喜歡小測驗,它可以檢驗自己的學習。但有些學生因平時不下工夫,因而對小測驗感到害怕。因此,小測驗也不能太頻繁,如果堂堂測驗就會增加師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學生為應付測驗而顧此失彼,失去意義。另外,小測驗的內容應重點考查“雙基”的掌握情況,不要出大而難的題。可搞小綜合,量也不要太多,做到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即可。
五 即問即答和黑板板演是最常用的課堂鞏固性作業
即問即答可檢驗“雙基”、訓練思維和提高口頭表達能
力;可直接得到學生掌握和運用“雙基”,以及思維過程方法的信息反饋;也可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判斷自身回答的正誤,以及自己的思維是否符合實際等。但學生往往害怕口頭提問,尤其是女生,怕答錯了難為情,精神緊張或聲音很小。教師應向學生講清道理,讓他們放下包袱,大膽地回答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提問多少,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實事求是地設問,問題要帶有思考性,語言要精練,不要難度過大,學生無法回答的問題也就沒有設置的必要;相反,問題如果過于簡單,也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激不起學生回答的興趣。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實驗注意問題、實驗錯誤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化學與生活、生產的關系的教學可采用這種方式。
板演可檢驗和強化所學知識,是及時反映學生掌握“雙基”程度的方法之一。它可鍛煉學生在較緊張的氣氛中保持思維清晰的能力,并由此可看出學生的解題思路。由于是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為了表現自己,板演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會盡力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同時,板演也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會帶動其他學生積極思考,在活動中,學生對判斷解題的正誤也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自卑心理較強的學生對上黑板板演,往往有恐懼心理,怕答不好被同學笑話。教師應加強心理疏導,創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也可以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板演者打消恐懼心理。當然,板演應選擇合適的內容,復雜的文字敘述問題不適合板演,一般書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配平方程式、計算等題型較為合適。
總之,作業設計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作業類型交替使用更能喚起學生的興趣,作為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端正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多下工夫,探索不同類型的作業設計,使作業形式豐富多彩,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每位學生都能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王景英.教育評價[M].北京:中央電大出版社,2004
[2]王祖浩.化學教育心理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