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中老師正確的引導,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自主 興趣 效率 主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136-02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已成為當今我市物理教學模式的主流。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正確的引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采取哪些措施,發揮其主導作用,使學生更有利于他們的自主學習呢?
一 在導學案的設計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巧妙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自主學習。導學案是學生自學必備的導向工具,巧妙地設計導學案可以很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怎樣設計導學案呢?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法。
1.設疑引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物理教學導學案中,把學生要學習和探究掌握的知識設計成問題解答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覺地探尋答案,這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單純地羅列學生要學習的知識,效果要好得多。
2.以點帶面——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在編寫導學案時,合理地設計一些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題目,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例1:在電荷導學案中,給學生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你能總結出幾種判斷物體帶電的方法?
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導”學案中,這樣設計:你能用幾種方法區分近視鏡和老花鏡?
例3:在“汽化和液化”導學案中,給學生提出:現實生活中的液化現象有哪一些?這些現象又是怎樣形成的?
通過這樣設計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很好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 創設情境,設疑引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個合理有效的物理情境引入課題,這就等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讓學生有利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發現問題。
在講授“動能和勢能”一節時,這樣導入:1990年5月29日晚6時,從沈陽開往上海的195次旅客列車經過上海鐵路分局管轄的滬寧線103K區段時,突然從列車左翼車窗飛出一只饅頭,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當班的上海鐵路蘇州工務段職工×××的鼻梁上,當場將其擊昏。為什么一個普通的饅頭也能將人擊傷呢?通過這樣一個情境的導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已成為當今我市物理教學模式的主流。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正確的引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采取哪些措施,發揮其主導作用,使學生更有利于他們的自主學習呢?
一 在導學案的設計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巧妙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自主學習。導學案是學生自學必備的導向工具,巧妙地設計導學案可以很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怎樣設計導學案呢?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法。
1.設疑引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物理教學導學案中,把學生要學習和探究掌握的知識設計成問題解答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覺地探尋答案,這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單純地羅列學生要學習的知識,效果要好得多。
2.以點帶面——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在編寫導學案時,合理地設計一些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題目,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例1:在電荷導學案中,給學生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你能總結出幾種判斷物體帶電的方法?
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導”學案中,這樣設計:你能用幾種方法區分近視鏡和老花鏡?
例3:在“汽化和液化”導學案中,給學生提出:現實生活中的液化現象有哪一些?這些現象又是怎樣形成的?
通過這樣設計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很好地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 創設情境,設疑引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個合理有效的物理情境引入課題,這就等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讓學生有利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發現問題。
在講授“動能和勢能”一節時,這樣導入:1990年5月29日晚6時,從沈陽開往上海的195次旅客列車經過上海鐵路分局管轄的滬寧線103K區段時,突然從列車左翼車窗飛出一只饅頭,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當班的上海鐵路蘇州工務段職工×××的鼻梁上,當場將其擊昏。為什么一個普通的饅頭也能將人擊傷呢?通過這樣一個情境的導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 構建知識網絡,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在復習知識時,往往由于把握不住知識的脈絡,導致事半功倍。我采取了教學生如何理清知識脈絡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對于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我要求學生能說出它們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搞清楚容易混淆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理解基本規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掌握規律的成立條件及適用范圍。如區別質量與重力時,我引導學生使用如下表格:
四 合理指導學生課堂上的合作交流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對學生合作交流學習主要做了兩方面的指導:(1)合作技巧的指導。學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無法進行真正有效的合作交流學習。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學生進行合作技巧的指導:指導合作小組分配學習角色、輔導同伴、學會相互共同討論、學會相互交流、學習如何協調小組成員間的分歧。(2)學習困難的指導。在合作學習的背景下,教師也是合作者,教師應當參與到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的交流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平等對話。當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遇到困難時,及時、適時點撥、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學生在做“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時,根據學生基礎情況,把學生每四人分為一組,合理搭配,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長帶領組員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當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實驗時,發現有的學生不會選擇電流表量程,還有的學生不會連接電路。這時教師可適時進行啟發點撥:根據“試觸法”選擇量程;連接電路應當根據電路圖,按照順序進行連接等。通過與學生共同合作,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了探究學習,從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 成立課余物理實驗興趣小組,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物理學習的興趣
在教師指導下,各個班級可成立課余物理實驗興趣小組,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器材,在課余時間積極地去做一些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實驗。如驗證大氣壓的“覆杯實驗”“針
孔照相機”的制作、“土電話”的制作、“潛望鏡”的制作、“利用電能表測量用電器功率”“電磁鐵”的制作等。這些實驗都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的魅力所在,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通過以上幾種措施的實施,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減輕學生的課程負擔,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很好地體現了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