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與數學的理性思維,也為現代數學教學改革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 優點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141-01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許多教師都在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并積極學習、熟悉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方法與途徑。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合理整合,可以為教學環境提供一種新穎、活躍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從而可以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與教育結構,讓教學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也可以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現有的資源,有效地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去,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水平,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的教學變得活躍有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有效整合有以下優點。
一 利用信息技術的展示,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數學活動的核心是數學思維。小學數學學科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還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這讓學生在學習時難免感到困難,如果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很難有進一步的提高。此時,如果我們有條件,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形象地展示數學對象的構造與變換過程,就會讓學生接受起來顯得更容易,也更容易理解,能夠達到讓學生主動思考的目的,抽象思維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每個數學對象往往含有多個要素,需要從多角度、各個側面進行分析研究,從而達到對數學對象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靈活運用。而信息技術恰好能展示出不同對象的各個方面。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合理整合,學生不僅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認識數學對象,還可以從多個維度來分析思考數學對象,將不同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全面掌握、理解對象。
二 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枯燥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積極探索的習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數學學科是研究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一門學科,體現了知識的嚴謹性與抽象性,這往往使學生感到困難,不好時可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導致教學質量下滑。人類接受知識,是通過不同的感官接觸的,一旦所有感官都受到刺激,對新鮮事物的接受效果往往更好,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細胞,讓新的知識更容易讓人接受。使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強烈刺激,學生的注意力更能集中,讓學生自主發現數學真理,借助計算機的多媒體功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的奧妙。這些都是以往的常規教學方式無法實現的。
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軟件來設計數學實驗,讓其取代原來的教師授課、板書的“灌輸式”傳統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做實驗,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協作交流,這樣學生就可以產生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探索者和發現者。信息技術提供的大量應用數學知識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平臺。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不僅僅是書本、課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由始至終一直處于主動地位,而教師則起到了導向作用。這種學習方式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來講,將改變學生以后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三 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接受知識總是處于被動地位,讓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有時學生會對學習產生反感厭惡的情緒,也就不利于教學的有效進行。通過信息技術,數學知識正以全新的形態展現在我們面前,文字、符號、數據、圖形、動靜圖畫等信息形態之間能夠輕松實現轉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不斷追求;借助信息技術,學生可以進一步探索、享受數學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可視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課堂氣氛更活躍。達到從靜止的數學思維轉化為動態的數學思維。因此,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教學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處于信息時代的我們,在教學上也應適應時代的發展,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夏洪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朱國權、王輝.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分析與建議[J].數學教育學報,2008(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