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一位優秀班主任事跡講座,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有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很優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那么這個班主任無疑是失敗的。”是的,假如學生——這個“創新產品”,是我們教育所孜孜不倦追求的,作為教育者的“領銜人”——班主任,一直伴隨并影響每一個“產品”的好壞。班主任不經意間的一個行為,都可能影響整個班級的穩定、發展以及班級的成敗得失。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積極尋找最佳、最有效的途徑,激發學生的“正能量”,使班級朝最有益、最富有效果的方向發展。
一 言傳身教
身教是言傳的有效途徑,言傳是身教的基本手段和突破口。班主任只有言傳身教,才能在學生的心中樹立崇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因此,當班主任要求學生時,要先問自己是否先去先做了。我們要求學生不要遲到,但我們應先到到教室。這個示范帶頭作用將給學生帶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千萬不要說“你們必須這樣做”等之類的話。作為班級的領銜人,除了自身的表現為學生發揮表率作用外,而且要提高自身素質。為了班級管理更加科學、有效,少犯錯誤,應繼續加強自身修養,把重點放在影響和提高學生的言行舉止上,以身作則,讓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努力增強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非權力影響力持久而深遠,使自己達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每一個班主任都具有向我看齊的勇氣,那么言傳身教就能真正起到作用、達到目的。
二 關愛學生
作為班級的“領銜人”——班主任,領銜一個班級教書育人的重任,愛學生是其完成這個歷史重任的根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班集體的重要前提。熱愛學生,我們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和個性,了解他們的習慣和人生態度,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做學生的朋友,關心學生、賞識學生、感化學生,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對學生的生活方式恰如其分地包容,分享他們的喜悅、尊重學生內心的需要、挖掘學生內在的前進動力,為學生進步而鼓舞。“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當一個學生的一言一行被班主任認同、欣賞、尊重時,他可能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和動力。“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戰爭策略,現在適用于各行各業,當然,班級管理也不例外。只要有關愛,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心服口服,讓他們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教師關愛學生的同時,必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貼近學生,與學生親切交談,成為學生的朋友。讓學生覺得老師就是他們中的一個成員,從而消除了學生的警惕和戒備心理、消除心理障礙。這樣,關愛學生才能真正得以實施。
三 表揚為主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欣賞和表揚就像春風一樣嫵媚、就像空氣一樣柔和、就像水一樣至善,是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不可或缺的。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首席執行官。不妨拿起表揚的武器,對學生的進步,要沒有遺憾地,發自內心地贊美和欣賞,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覺到、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同時要想盡一切辦法讓整個班集體變成學校所有班級中的“黑馬”,以此鼓勵學生注意個人形象,不斷規范自己的言行,從而使班級不斷朝良性、和諧、團結方向發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良好的班級氛圍就會逐漸形成。當然,贊美必須注意對象,注意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場合,把握恰當的分寸,否則贊美可能帶有另一種味道,甚至被認為是譏諷等。總之,作為班主任,只有恰如其分地發揮表揚的功效,才能真正使班級充滿正能量。
四 “三一”教育
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以及實踐和理論的反復補充,“三一”教育是我比較成熟的班級管理經驗,即每天給學生一句成功的警語,每天給學生一個善意的微笑,每天要求學生完美地完成一件事。通過“三一”教育,激勵學生,使學生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的提高。每天一個微笑,不斷改善班級非智力因素的環境,創造一個活躍的、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氣氛,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育人氛圍,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只要我們每天真正發揮班級的正能量,才能真正使學生將來獲得成功,使將來獲得榮耀。正如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所說的:“我們所做的,都是必須要做的。我們感受了學生太多的愛,我們只有用更多的愛去回報我們的學生!”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