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既瑣碎又勞心的工作,只有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不斷地學習和總結,才能有效地治理好班級。本人帶班已有五個年頭了,是個年輕的班主任。要想學生尊敬你、理解你,作為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有令則行,提高班級凝聚力。下面本人就談談自己的帶班理念和一些想法。
一 規范班級管理
堅持班級管理規范化是班級管理優化的前提條件,那么,如何才能使班級管理規范化呢?
1.完善學生檔案
建立科學健全的學生檔案是班級管理規范化的最好體現。(1)考勤。對每天遲到、早退、曠課的學生在其檔案中作如實記錄,每周匯總一次。(2)紀律。對于課堂上或自習期間說閑話、睡覺、打鬧、玩手機、聽音樂、隨意進出或離開座位等違反班級紀律的由值日班長如實記錄,而對于打架、談戀愛、上網等嚴重違紀行為的,更要嚴肅處理,不僅給予思想疏導,更要給予制度約束。要讓這些學生真正認識到不良習慣的危害,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上來。(3)衛生。每天安排值日生對班級和衛生區一天打掃三次,由生活委員檢查并打分,最后進行評比。(4)作業。每周定期對各科作業進行檢查,由學習委員和課代表負責,最后把檢查情況如實登記在學生檔案里。(5)考試成績。對于每次考試成績優秀或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嘉獎。(6)個人獎勵。對于參加學校或校級以上各種活動并獲得獎勵的學生在學生檔案如實記錄。(7)個人反思。對于在校期間的獎懲,學生都要把其中的感受寫出來,然后上交存檔。(8)班主任評語。這是班主任對學生近期表現情況的一個整體評價,它對學生起到一個監督和指導的作用。
2.堅持班級制度明確化
班主任要宣布某項制度,一定要學生認真領會其中的含義,而不是一知半解,讓學生從心里重視它,強調對事不對人。如我在介紹請假制度時,談到它符合條件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提前以書面或短信的形式向班主任申請,而不是事后再補寫,二是必須征得班主任同意后方能有效,而不是只要寫請假條了,或是發請假短信了,不管批準與否就算請假了。只有讓學生明白這些要點,學生才不會出現我剛才講的那些情況,要做到制度明確化。另外,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監督也要科學化,采用合適的處理方法,必要時只能進行“軟處理”。
3.堅持定期召開班會和班干部會議制度
班會的內容可以是學校統一規定的,也可以是根據班級具體情況擬定的。如我班曾經舉行過的一些班會主題:“關愛生命 遠離危險”“樸素的人最美”“節約環保,人人有責”“會說話會做事”“談談手機的利與弊”“我自信,我成功”等。總之,只要你要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班會的主題會很多,但主題內容的選擇一定要積極健康。班干部會議可以是班委會、組長會、科代表會等,針對不同問題召開不同類型的會議,學生可以談談自己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不管是班會還是班干部會議,事先都要充分準備材料,對探討的一些問題都要記錄,在實施中檢驗其可行性,若是好的方案繼續保持,反之,則繼續改進使之完善。
4.考試評價和激勵制度
考試總結會、重新排位、個別談話。考試總結會主要是討論本次考試中的得與失,對考試成績優秀者進行鼓勵,并樹立典型作為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對考試失誤的同學要多關心,幫助他們找原因,以待下次進步。排座位的原則一般兼顧個子高矮、眼睛是否近視等其他因素,強調座位的好壞并不是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主要還是要靠個人的努力,最好讓大多數學生都滿意。關于談話的問題要分批進行,先要確定談話對象、談話內容,要尊敬學生,走進學生內心世界,才能對癥下藥,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級的管理不是單方面的,還需要學校、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的幫助,要時常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關注學生成長,不僅僅是成績方面,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為人處世。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夸孩子。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舉行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改變一個學生的不良習慣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所成效。
二 提高競爭意識
班級除了要有一個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外,還需要引入積極的競爭機制。有了競爭,班級才會有活力,教育教學成績才會更上一層樓。如果缺乏競爭意識,就會缺乏奮斗和進取的動力源泉。這樣的人,最終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要知道,未來永遠屬于具有競爭意識、敢于競爭、善于競爭的人。競爭還可以使人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克服困難的意志更加堅定,從而爭取優勝的信念更加堅強。為了取得競爭的勝利,關鍵是要樹立積極的心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千萬不能為了在競爭中勝出而弄虛作假,從而導致競爭的畸形發展。在選擇競爭目標時不能過高,否則會因壓力過大而喪失信心,達不到預定的目的。
一個班級如同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鐵的紀律,怎能打勝仗?如果沒有競爭的意識,怎能擁有超強的戰斗力?所以要想帶好班級必須強化班級管理,提高競爭意識。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