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畫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思維活躍、有較為獨立的見解和創作能力,給孩子進行適時的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要尊重孩子的發展和需要,孩子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任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情緒、情感,用獨特的視角,來表達對世界的認識與理解。
【關鍵詞】幼兒 繪畫 敏感期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162-02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一些現象:幾歲的孩子拿起彩筆就會到墻上畫,撿個小石頭就在地上畫,家里處處留下了他們的作品。他們總在不斷模仿和創造新奇的作品,甚至不愿意吃飯和睡覺,家里到處是孩子留下的畫跡。其實,這一切都是孩子進入繪畫敏感期的重要表現。
一 幼兒繪畫敏感期
幼兒成長過程中,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的繪畫特質,并不斷去重復和實踐。繪畫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思維活躍、有較為獨立的見解和創作能力,能迅速抓住事物的特征,心智水平便會有一次飛躍性的發展。此時是幼兒繪畫能力發展最為迅速、最易受到影響的時期,對孩子進行適時適地的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幼兒繪畫敏感期的表現
第一,孩子在某個時間段內只對繪畫感興趣,而不關心和接受其他事物,有著無與倫比的繪畫熱情、興趣和驚人的意志能力。
第二,處于繪畫敏感期的孩子,具備一種神奇的力量和天才的創作智慧,認知能力和技能也發展迅速,建構了巨大的繪畫潛力。
第三,幼兒繪畫需要獲得滿足、創作得以認可后,人格會處于寧靜、和諧、溫順的狀態。
這種對繪畫執著的狀態,會使幼兒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幼兒能深入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外形特點,實現對事物的改造和創造。同時,還能凈化幼兒的心靈,讓幼兒發現非凡的美。在孩子的心靈深處,這種力量在不斷地生長,直至充滿孩子的整個生命。
三 幫助幼兒順利度過繪畫敏感期
第一,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進行繪畫。處于繪畫敏感期的孩子,手中的筆是靈活多變的,他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創作。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給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提供適宜的環境、豐富的繪畫工具以及供其參考的繪畫作品,積極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去創作。我們不可隨便制止孩子的“亂畫”行為,只能進行引導,鼓勵幼兒把作品搬到白紙上,這是他天賦發展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時期,若是此時制止了孩子,恐怕以后再想讓他拿起畫筆就會很困難。
第二,不對孩子的作品妄加評判,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藝術的奧秘。孩子認識世界的能力還不強,他用畫筆所表達出來的事物可能會與真實世界完全不同,也許在他心目中,蘋果可以是紫色的,太陽可以是長著頭發的,但這卻恰恰體現了孩子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孩子畫的任何一幅畫都沒有好壞之分,這是他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能很好地把他認識的這個世界透過繪畫表達出來,這就是最好的畫。很多家長期望孩子畫的與他認為的一樣,其實,不要用成人的標準來評判孩子,幼兒畫畫最原始的狀態便是最好的一種狀態,當家長要求孩子畫成什么的時候,就已經破壞他的繪畫天賦了。
第三,要能給予及時適當的引導。這一時期的幼兒不再滿足于對一個事物輪廓的宏觀表現,開始關注事物細節,畫面往更細微的方向發展,他們加大了自己的觀察力度,努力表現觀察到的每個細節。繪畫的語言手法也豐富起來了,他們愿意花更多的精力來描繪細節,作品中不斷地流露著自我的情感和初級的人生態度。從孩子繪畫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此時,成人給予適當的引導,來激發幼兒繪畫靈感和創作天賦,當他看見自己的畫與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進步時,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這能激發他們繪畫的積極性。
第四,要科學對待幼兒繪畫能力的提升。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能畫出像模像樣的畫時,就開始不斷地要求孩子,甚至把他送進美術班進行專業培訓,這樣做嚴重違背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所有的孩子都會有繪畫敏感期,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畫家。幼兒學習繪畫,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開啟他們的智力之門。孩子繪畫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拔苗助長的培養方式不可取。
第五,孩子的繪畫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不是我們教出來的,所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至關重要。如讓孩子欣賞世界名畫;給孩子布置一個有氛圍的美術工作區;讓孩子自由創作,帶孩子到自然中去觀察,然后把看到的畫出來等。這些都可提升孩子的審美意識和創作情感。
另外,男孩與女孩因性別不同,與生俱來的愛好也會有一些差異,我們要區別對待。男孩子可能會喜歡畫飛機、大炮之類的;女孩子可能會喜歡畫花朵、娃娃等,我們要根據孩子的不同需求給予不同的幫助和引導。
繪畫是孩子天然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任意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情緒情感。用獨特的視角,來表達對世界的認識與理解。這個階段,家長的寬容和尊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就讓幼兒通過色彩、線條等方式去表現自己,獲得成就感,享受成長的經歷吧!
參考文獻
[1]鄭雪.幼兒心理教育手冊[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37~9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