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教育手段也在不斷變化。中職學校漢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因它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特別是位于教學前線的老師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多媒體的制作與應用上,推動著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本文主要講述多媒體課件在漢語教學應用中的幾種類型,突出其作用及優點,并從應用、實際情況來論述如何將多媒體課件較好地應用于漢語教學,說明多媒體課件在漢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及對其應用的展望,總結多媒體在漢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優勢,介紹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怎樣從具體的漢語語音、漢字、詞語、課文、語法教學中體現出來的。
【關鍵詞】多媒體 少數民族 漢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6-0176-02
一 引言
中職學校的少數民族學生主要以初中畢業生為主,大部分學生的漢語基礎較差,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不高,需要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提高他們的漢語學習興趣。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教學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漢語進行社會交際,為下一學年專業課的雙語教學和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漢語語言基礎。而多媒體教學則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二 多媒體在漢語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因為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教學屬于第二語言教學,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的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在漢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言語交際技能的訓練尤為重要。傳統的漢語教學往往這點做得不夠,上課主要是老師講授,學生記錄,雙方都很努力、辛苦,但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卻不能很快得到提高,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迫切需要建構全新的漢語教學模式。在新的漢語教學模式實現的過程中,多媒體漢語教學將以其多方面的優勢,對優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多媒體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克服傳統教學弊端的全新教學方式,使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有趣、視聽兼備的立體知識,不但增強了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而且在講解一些內容比較抽象的課文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情景,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矯正發音錯誤。
多媒體漢語教學課件擁有比以往傳統漢語教學模式更大的信息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較多的信息。
運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容量,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多媒體教學新穎活潑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過程。
多媒體課堂上,協同式學習得以實現。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進行集中學習。學生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情境與教師、同學進行會話交流、協商討論、質疑辯論等,從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在彼此的思想交流、言語實踐中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從而切實掌握漢語這一交際工具。協作學習是一種有利于語言學習的有效模式,并日益成為未來教育模式的主流。
三 多媒體在漢語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不同的多媒體形式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對象,在教學中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對這些媒體技術的應用應根據各種媒體的特性和漢語課教學的需要進行選擇。
1.漢語拼音多媒體教學形式
對于初中畢業的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普通話語音的學習至關重要。怎樣快速有效地掌握標準的漢語普通話語音,一直是漢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通過運用多媒體進行以下幾步設計可以讓拼音學習教學效果更好。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語音教學,就是把語音的特性和發音要點通過相應的多媒體技術手段表達出來。如通過靜態或動態的方式,形象地展示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利用夸張的圖示或慢放聲音的方式,將視聽印象放大來強化展示發音方法和技巧,輔助學生進行大量的模仿練習。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運用以下的一種或幾種方法來創設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需求與興趣。如教單韻母“ɑ”時,可用生活實際情境(如錄像)導入:馬木提感冒了,醫生在給他做檢查時要他張大嘴巴發出“ɑ”的聲音,馬木提發出了“ɑ”的聲音。借此機會讓馬木提當“老師”,一起讀“ɑ”的音。這樣,從學生熟悉的事情著手,通過鏡頭的特寫和反復等技巧,輕松掌握“ɑ”的讀音,并根據鮮活的畫面記住“ɑ”的字形。其他拼音都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其發音和寫法。
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漢語發音是一個難點。比如拼音“j,q,x,zh,ch,sh,r”和含“u”的相關音節都比較難發。還好,在檢查他們發音的時候,“j,q,x”稍稍糾正就好了。只是“zh”的音一直發成“j”,“sh”的音一直發成“x”,“ch”的音一直發成“q”。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運用教學錄像片繪制的動畫,了解發音器官的構造和功能。通過發音器官圖的直觀與模擬移動以及對每個語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的形象描述,學生可以正確地發出每個音。
2.漢語知識多媒體教學形式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漢字教學,能把漢字的特性和教學難點用相應的方法表達出來。如靜態顯示漢字筆畫分解圖,動態筆畫和筆順的演示,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心理演示,使其對筆順的記憶更加深刻。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詞匯教學,可以循序漸進地開展詞語擴展練習以及其他有針對性的專項操練和演示。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漢語語法教學,可以把抽象的概念或規則具體化、感性化,便于學生在虛擬的語言環境下感知、理解、記憶、模仿。
3.聽說讀寫技能多媒體教學形式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聽力教學,可以使聽力教學與實際的交際需要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的聽力技能。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口語教學,可以更好地將交際情景引入課堂,更接近語言實際運用的場所。學生對語言知識和口語表達會有更加直觀的感受,教學過程也會變得更生動、活潑、有趣。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閱讀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把視覺信息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建立聯系,從而幫助其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如提示閱讀材料的背景和語境;進行有效的課文講解;利用練習部分的閱讀材料;利用超鏈接和互動技術自我訓練閱讀技能等。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寫作教學,開展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從段到篇章的系統訓練,可以使寫作教學變得更加積極,并給學生以更大的訓練空間。例如,為寫作提供豐富的多媒體素材;為講授寫作方法和技巧提供方便;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輔導等等。
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并蓬勃發展,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在給人類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特別是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漢語教學環境,它必然會對漢語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最終導致整個教育思想、漢語教學理論甚至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總之,多媒體手段運用于漢語教學可以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最大程度地體現教學的生動性、實效性和交際性,在很多方面比傳統教學更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多媒體課堂上,教學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合理的學習策略,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漢語學習的進程。隨著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飛速發展,中職學校漢語教師應充分挖掘這方面的潛力,研究如何將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完全擯棄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之與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完美地結合,以達到漢語教學的最佳效果。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