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出現了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傳播信息量更大、傳播方式更具趣味性、傳播模式更多等特點的新媒體。而大學生作為精英群體,作為先進潮流的引領者,作為先進事物的接受者與傳播者,毋庸置疑地成為新媒體主要的使用者。新媒體具有傳播信息量大、速度快、傳播的信息內容不易監控等特點,加之大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定型的重要時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須恰當、合理地運用新媒體,才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031-02
新媒體是在數字科技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誕生的繼報紙、廣播、雜志、電視等傳統的四大媒體之后產生的第五大媒體,它主要包括電子雜志、微博、手機媒體、網絡、微信等。近十幾年來,隨著互聯網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新媒體的接觸者和使用者日趨增多,其中尤其以大學生群體為主。大學生群體雖然在新事物的接受與傳播上有其獨特的優勢,但這一群體缺乏社會經驗,對大量的良莠不齊的信息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再加上他們還處在人生觀與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面對此種情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引導現代大學生的思想,積極主動地把新媒體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之一。
一 新媒體在高校教師與學生兩大群體中的應用情況
1.新媒體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應用
據調查顯示,現今的大學生中手機已經十分普及,而使用手機的人群中,99.8%的人使用微信,82.4%的人使用微博。在大學生校園中,98.7%的班級有自己班級的QQ群,每周上課的課程表,班級或學校開會的通知以及各種活動的通知都能在QQ群里獲知。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微博的功能不再受電腦的局限,許多大學生隨時隨地地發微博、看微博。微博不僅具有上傳分享各種文字、圖片、影音信息的功能,還具有與微博好友及粉絲隨時互動的功能。而對于具有敏感性的社會事件和突發新聞,微博更是在短時間內就會被轉發上萬次,信息傳播速度之快是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新媒體除了是大學生交流的平臺之外,還是他們獲取信息和隨時發表自身看法的媒介平臺,他們不僅可以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還會被新媒體中媒介領袖的觀點所影響甚至主導。新媒體全新的“病毒式”傳播模式,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話語權,同時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和挑戰。
2.新媒體在教師群體中的應用
新媒體不僅僅被大學生群體所應用,許多的大學教師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在應用新媒體。雖然大學教師和大學的思政教育者和管理者由于年齡等影響沒有大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和管理者在應用新媒體開展工作。他們利用數字化多媒體教學、在群空間上傳共享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料、設立自己學校的網站等等,這無形當中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媒介平臺。
二 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體現
1.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理論體現
新媒體是一種新興媒體,作為一種新事物的出現并被社會廣為接受,它具有獨特的優勢——便捷、快速、廣泛、通暢、信息量大、可以隨意進行交流與互動。這些優勢使得它對大學生的思想形成更容易產生影響甚至會引起連鎖反應。學生們在新媒介平臺對社會事件發表看法參與討論的行為,使學生們增加了社會責任心,提高了社會參與度,增強了社會使命感,塑造了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助于正確價值觀的接受和傳播。
2.新媒體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臺
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制約,隨時隨地地獲取新知識與新信息。信息獲取的渠道和內容更加豐富和多元,節省了精力和時間成本。對教師而言,新媒體也是一個便捷的教學平臺。
3.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交互平臺
相較新媒體,傳統媒體無論從傳播速度還是信息量上都更局限,傳統的信息更加傾向于線性的單向傳播,缺乏互動功能。而新媒體卻給受眾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交互平臺,其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進一步把地球變成了麥克盧漢所描述的“地球村”,在充滿趣味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更新的知識。
三 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1.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內容
通過新媒體,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和老師,他們可以和全世界的人進行交流,可以共享網絡上其他師資資源和知識,并把所學理論與當下時政結合發表個人觀點,了解國家輿論導向,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2.使大學生的個性與創新能力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新媒體改變了傳統課堂群體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不只是在課堂上聽同一種理論、一個模式、一種內容,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接觸更多的觀點,可以通過新媒體把自己新鮮的想法和創意分享表達,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從而增加學生的自信,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開拓了大學生的交際圈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使大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事,并能在交互平臺發表看法進而結識志同道合者,從而釋放自己壓抑的情緒,減輕自身的心理壓力,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
四 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驗
1.對大學生的考驗
新媒體作為新鮮事物,大學生群體對接受、運用這一事物并不難,但大學生缺乏對其所傳播的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的信息的鑒別能力。因為在新媒體上發布信息相對自由,監管相對困難,這就導致一些消極甚至負面的信息傳播到大學生群體當中,所以要求大學生必須要有鑒別是非的能力,并且有傳播正能量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2.對高校教育者的考驗
面對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工作提出的機遇與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拓寬自身視野。同時,國家在不斷完善新媒體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自身責任心,及時對當下的時政和社會事件在課堂和新媒體平臺上和學生交流溝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在課余時間,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舉止和思想動態,做到對問題的早發現、早處理。
五 總結
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專業知識更重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祖國未來的建設和發展重任,思想上若有偏頗,專業知識再強也是惘然,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給社會造成危害。所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略。通過新媒體平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利用新媒體這種大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利用新媒體科技,把原本枯燥的文字變成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的融合體,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感染力,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認知度。其次,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信息量大等優勢,將思想政治理論轉換成網絡資源,并設置共享資源,使學生們的學習從課堂走到課外,并建立網絡上的學習論壇,在網絡上進行課題研究。最后,探索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在網絡上平等地與學生對話、讓學生暢所欲言、及時與學生交流和探討社會問題,分享生活經驗與感受,真正走近學生的生活,更好地引導學生的思想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總之,新媒體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海鑫、廖浩君.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有效作用[J].學術論壇,2011(7)
[2]李生、孫志爽.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研究[J].華章,2013(19)
[3]倪可.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分析[J].才智,2012(2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