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已經把誠信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對于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一項長遠而又迫切的任務。本文根據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行為,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
【關鍵詞】誠信教育 提高素質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035-01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包括了誠信,是“立身之本”“舉政之舉”,誠信的意義就是,誠實無欺,恪守信用。大學生作為社會中受到良好教育和擁有一定文化知識的群體,在推動社會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們對于誠信的認識,可促進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
一 大學生缺乏誠信的主要表現
當代大部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都是積極向上的,把誠實守信當作人生的重要信條來認知并且踐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極少數大學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誠信缺失,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沒有良好的學風
學風不正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考試作弊,并且這種行為屢禁不止,而作弊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如日常作業存在抄襲現象,畢業論文不是自己完成而是從網上直接下載,英語考試找外人進行代考。更有甚者,居然還制定了詳細周到的程序,利用高科技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一些平時表現不錯的學生為取得高分也會鋌而走險。這些現象對于學校的風氣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2.學費及助學貸款的拖欠
現在大學生拖欠學費也成了多個高校普遍存在的現象。國家規定大學生需要繳費上學,但是強調不讓大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這就給一些惡意欠款的人提供了借口。再有,在校大學生對于助學貸款的還貸,也存在故意拖延和逃避還款的情況。工作之后,有了固定工資足以還款時卻不守承諾。這使得國家的助學資金難以回籠,嚴重地影響了助學貸款政策的實施,影響了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們。有些學校為此不得不實行了“三證”扣押的措施,也為此進行宣傳,但是畢業生不還款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這就給學校及銀行借貸帶來了很多的不利影響。
3.工作面試時缺乏誠信
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后都希望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希望職位高,薪水優厚。為了迎合用人單位,他們就會偽造各種優秀的簡歷等相關材料,小到成績單大到各類獎狀、校內社團任命聘書等材料。
4.在虛擬網絡中道德缺失
網絡是現今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學習及社交平臺。在拉近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同時,還提供了豐富的知識,然而它所帶來的弊端也不容小覷。學生上網都是用文字進行交流,所以很自由虛幻,可能做出與現實人格不相適應的事情。盜看別人的電子郵箱,發布虛假的消息及謠言、觀看色情網站、制造病毒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網絡的正常運行秩序。
二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一些人在經濟大潮中丟失了基本的良知,具體表現在急功近利、言而無信等方面。坑蒙拐騙、弄虛作假,只要與自身利益無關便是毫無誠信,大學生也深受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政治領域的失信行為也頗為嚴重,少數的官員為了追求政績,大搞形象工程,勞民傷財,又為了逃避責任弄虛作假,掩蓋事實的真相。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失誤,中考高考制度的制約,使大眾更加倚重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無形中忽略了誠信教育。在中國式教育中,非常多的家長他們只是注重孩子的成績好壞,而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對他們的一些不誠實守信的行為沒有給予及時的糾正。最后是學校方面的教育,很多高校都缺乏健全的誠信教育制度,一味地追求學生的成績,沒有建立有效的誠實守信的考評體系,對學生的日常生活缺乏關注,對他們的誠信狀況更是沒有建立誠信檔案。
三 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大學生的誠信教育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幫助及熏陶,針對當前的現狀,要采取多種途徑和措施。
第一,營造誠信氛圍。良好環境的熏陶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這就充分體現出了高校環境的重要性。高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學生置身于積極向上的環境中,比如“無人監考”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開展各種以“誠實守信”為主題的活動等等。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促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守信品格。
第二,可以建立大學生的個人誠信檔案。所謂誠信檔案就是學生的第一個信用記錄,這不但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也可以使他們更加注重完善自我、培養自我,努力做誠信的事情,以便得到更好的誠信記錄。從學生入校開始便建立起誠信檔案,這樣他們便會了解到誠信對于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需要加強家校聯系。家庭的信用教育與學校的信用教育同樣重要,學校教育少不了家庭的配合,兩者之間應該建立暢通的互動關系。可以定期地召開家長會議、家長聯誼會等等,宣傳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家長和學校一起來提高學生的誠信度。
參考文獻
[1]趙春霞.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相應對策[J].科技信息,2009(2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