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網絡課件作為網絡教育資源的重要內容日益得到重視,在網絡課件界面中文字既是信息傳達的重要媒介,也是直觀的視覺傳達要素。文字在界面中的組織、安排及其藝術處理也是界面設計好壞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本文以認知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總結了在網絡課件中文字編排設計的一些原則,以期對網絡課件的界面設計起指導作用。
【關鍵詞】文字編排 網絡課件 認知 界面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060-02
網絡課件是網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網絡教育資源的重要內容而日益得到重視。在網絡課件界面中文字既是信息傳達的重要媒介,也是直觀的視覺傳達要素,在界面中的組織、安排及其藝術處理也是界面設計好壞的一個重要評價標準。雖然近幾年開發出了大量的網絡教學課件。但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對課件中文字編排設計原則進行研究的較少,而且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推廣。此外,本文對認知心理學在課件界面中文字編排設計中的應用規律進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使界面的設計更科學、更符合學習者的認知特點,使課件制作人員有章可循,能夠制作出高效的網絡課件界面。
一 文字在網絡課件界面中的作用
在網頁界面中,眾多構成要素中文字具有最佳的直觀傳達作用以及最高的明確性。通過設計與編排,文字的存在價值在界面中體現為提高信息的明確程度與可讀性,從而獲得較好的瀏覽學習效率。具體來說,文字在界面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適合性
文字與具體文字內容以及界面主題相適應。根據主題內容、欲傳達的信息含義和文字所處的環境來確定文字的字體、色彩、形態和表現形式是保證適合性的必要條件。
2.明確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在于傳達外形特征以便瀏覽者識別,保證信息的準確傳遞。文字的點劃、橫豎、圓弧等結構要素造成文字本身的不可變異,因而在選擇時須格外注意,在特別強調信息嚴格準確的情況下應優先選取易于識別的文字,在進行字體創作時也應保證形態的明確性。
3.易讀性
文字的形態及編排設計能夠提高界面的易讀程度。一般情況下,人的視覺對于過粗、過細的文字形態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識別,不易順暢瀏覽。在版式布局中,合理的文字排列與分布會使瀏覽變得極為愉快,對視覺適宜的文字色彩配置也能夠加強界面的易讀性。
4.美觀性
文字可以通過自身形象的個性與風格給人以美的感受,使界面更加美觀。文字形態的變化與統一、文字編排的節奏與韻律、文字體量的對比與和諧,都是達成美觀性的表現手法。
5.創新性
文字與界面信息主題需求相配合并進行形態變化,將文字進行創意發揮,產生創造的美感,進而加強界面整體設計效果的創新件,給瀏覽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 網絡課件界面設計中文字編排設計的原則
網絡課件界面中使用的文字除具有信息傳達這一基本功能外還應增加它的易讀性、明確性,從而使學習者達到較高的瀏覽效率。要達到這一目的,在文字編排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遵循對比原則
通過對比可突出主要成分,使界面主要信息一目了然。主要的手法有以下幾種:(1)大小對比。大字給人以強有力的視覺感覺,但缺乏纖細和精致感;小字精巧柔和,但力量感不足。(2)粗細對比。字體粗象征強壯、剛勁、沉默,字體細則感覺柔弱、纖細、活潑。粗字體用于表現主要的、核心的內容。(3)明暗對比。明暗對比也稱黑白對比,表現為明度高的文字和明度低的文字之間的對比。(4)疏密對比。疏密對比指文字群體之間,以及文字與整體界面之間的對比關系。(5)主從對比。主從對比指文字中主要信息與次要信息以及標題性文字與說明性文字之間的對比。(6)綜合對比。常見的對比手法還有隨意與嚴謹、整齊與雜亂、曲線與直線、水平與垂直、尖銳與圓滑等。
2.統一與協調原則
為了使界面中各種元素協調起來,通常采用的手法是選取同類的造型因素。有相同形態特征的造型因素在界面中反復出現就會形成統一的調子,使整個界面具有整體感,從而達到協調的目的。如字體選用同一字族的不同字體,以相同的字距和行距,選用近似色彩和字號級數,控制近似面積等都是實現界面統一和協調的常用方法。
3.平衡原則
平衡指在界面中合理地安排各個文字群及視覺現象,使瀏覽者產生穩定可靠的感覺。對稱的文字編排形式是獲得平衡最基本的手段,但對稱的形式顯得平淡乏味,沒有生命力和趣味感,通常不宜采用。
4.靈活運用視覺運動原則
在界面的文字編排中,依照安排好的結構形式順序瀏覽。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1)線的引導:通過左右延伸的水干線、上下延伸的垂直線以及具有動感的斜線或弧線來誘導視線。(2)圖形的引導:在不同文字群中穿插圖形,可起到突出主體文字信息的作用,并引導視線轉向說明性文字,視覺流程清楚自然。
三 案例分析
在前面,筆者對網絡課件界面版式的原則進行了總結,本部分筆者依照提出的界面文字編排設計原則來分析一個有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方面的網絡課件。
1.對比原則
從圖1到圖4中界面的文字使用了大小對比、粗細對比、疏密對比、主從對比及明暗對比等對比原則。
2.統一與協調原則
該網絡課件界面中的文字編排遵循了統一與協調原則,如圖1至圖4標題文字都使用了大一級的字號并且加粗,說明性文字都使用了易于閱讀的宋體,而且每個界面的標題性文字和說明性文字都保持了近似的色彩和字號級數,整個網絡課件界面的文字編排比較協調。有相同形態特征的造型因素在界面中反復出現,形成了統一的調子,使整個界面具有整體感。
3.平衡原則
圖1中教學目標四個字使用了醒目的黑體,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習者的視線,從而注意閱讀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具體內容使用了宋體,我們前面說過宋體剛柔相濟,既典雅莊重,又不失韻味靈氣,從視覺角度來說,宋體閱讀最省目力,不易造成視覺疲勞,具有很好的易讀性和識別性。
界面首頁左側的導航字體使用的是圓體,雖然識別性稍弱,但在視覺上給人明亮清新、輕松愉快的感覺,但其識別性弱,故適宜作標題性文字。整個首頁界面被文字分為上下左右四個部分,界面上部僅有有限的幾個文字,但它使用了粗體,故而并沒有不平衡的感覺。整個界面中粗少細多,在平衡方面處理得很好。
圖4中的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文化采用的藝術字在這里能引起學習者的注意,使學習者知道這一章的標題,并能活躍界面的氣氛,并且藝術字放在右上角也起到了平衡作用,試想如果這幾個字沒有用大號藝術字體而是用了普通的宋體,界面是不是就會顯得左上角很輕,而右下角又過分擁擠。“作業”這兩個字也采用了藝術字體,在于提示學習者有作業的存在,引起他們的注意,同時也為淺灰色的下方布局增添了色彩,使上下布局趨于平衡。
4.靈活運用視覺運動原則
在該界面的文字編排中,遵循視覺運動的法則,使一部分文字首先接觸學習者的視線然后誘導視線依照課件設計者安排好的結構形式順序瀏覽,如圖1中通過左右延伸的水平線誘導學習者的視線,圖2和圖3中使用不同的文字級數來吸引學習者的視線從而達到誘導學習者實現的目的。圖4中通過箭頭的方向來誘導學習者的視線等。
四 結束語
本文主要以認知心理學為理論依據,對認知心理學在課件界面中文字編排設計中的應用規律進行了初步探索,旨在使界面的設計更科學、更符合學習者的認知特點,使課件制作人員有章可循,能夠制作出高效的網絡課件界面。另外,對于課件的評價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帆、羅琦、宮曉東.網頁界面設計藝術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2]李巖芳.基于認知規律的CAI課件人機界面設計[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2001(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