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孩子由于父母親多數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能力較薄弱,教師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學生做題時粗枝大葉,沒有正確的讀題、審題方法,數學成績不理想,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
【關鍵詞】農村 小學數學 審題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139-01
農村孩子,由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學習資源不豐富,成長環(huán)境不優(yōu)越,加上近年來家長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家庭教育缺失等,使學生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將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獲得對數學的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這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yǎng)起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農村小學數學審題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村學生學習能力薄弱。最直接的反映是缺乏審題的習慣,看錯題、抄錯題、計算錯等現象頻發(fā),家庭作業(yè)正確率低,理解題意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學習的欲望。
第二,教師的教學觀念跟不上時代。教師往往單一追求高分的教學目標,大量進行練習的訓練,追求題目的結果,對學生審題習慣、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包辦代替學生讀題、審題、分析,使學生產生依賴性。
第三,家庭教育缺位或缺失。農村學校學生家長對教育普遍不重視,沒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尤其是對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不重視,到了初中、高中面臨升學才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意識不到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階段。
所以,要大力改變當前農村學生數學知識面窄、學習習慣差、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弱等狀況,分析出學生審題能力薄弱的原因,并通過師生的共同協(xié)作,在學習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使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農村小學學生審題能力的策略和方法。激活、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心態(tài)的形成。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 教會和引導孩子學會“看題”
在日常教學中,發(fā)現經常有學生沒有把題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就按“老印象”辦事。產生這類錯誤的原因,主要是“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如應用題:停車場一共停了37輛車,開走了6輛,還剩下幾輛?學生一看到“一共”兩字,就斷定這道題是用“加法”,題目不再認真往下讀。看題不仔細,盲目提筆做題,就會導致白辛苦。
三 采用多種途徑培養(yǎng)審題能力
第一,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如有一次練習課,有一道應用題:一瓶墨水4元,媽媽帶的錢剛好買了9瓶墨水,媽媽帶了幾元?有一個孩子很隨便掃視了題目就說:老師,這道題我不會做!我說你再讀兩遍題,用心用腦認真地讀,最終他還是做了出來。
第二,長期指導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的習慣。每次做練習或考試,要學生自己讀題目,要他們自己說出題目意思,并訓練他們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的意義。
第三,聯(lián)系實際,教給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
第四,循循善誘,培養(yǎng)學生獨立做作業(yè)的習慣。很多學生依賴性很強,等待老師或同學的答案,甚至等待家長的輔導。學生平時學習中,要杜絕過多的輔導,培養(yǎng)他們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第五,熱情鼓勵,培養(yǎng)學生勤學善思、質疑問難的習慣,多加引導,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如有一道數學題畫了10個三角,要學生從左數給第5個三角涂上顏色,又讓學生從左數給前面的5個圈起來。一定要讓學生認真讀題,分清“左”和“右”,還要分清“5個”和“第5個”。
四 重視培養(yǎng)學生認真檢查和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對解題過程的重新審視,對解題結果的再次確認,是解題的終結。對審題和反思習慣的培養(yǎng),可從“看細”、“想通”、“查全”等方面著手,通過長期、反復的培養(yǎng),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品質。在學生審題過程中,我們可從以下幾點入手:(1)看數量單位是否前后統(tǒng)一。如長方形長用的是米,寬用厘米。(2)看計算是否符合預算順序。即是否先做乘除法,后做加減法。(3)看結果是否符合實際生活。如爸爸6歲,兒子36歲是否合理。(4)看答案是否符合題意。把答案代入題目的條件看看是否符合題意。(5)看計算結果是否化簡,計算步驟是否完畢。
總之,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數學能力。抓好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可有效提高數學的解題能力。因此,長期訓練莫看輕,高度重視審題技,方能百戰(zhàn)百勝。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