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內外作業是學校教學活動的的重要內容,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教師對學生作業評價的功能在于: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促使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同時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效果,有效地調控自己的教學方案。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說,教師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著師生之間的思想、情感交流,甚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
【關鍵詞】評語 數學 作業批改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6-0143-01
怎樣通過作業批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習主體能動性,讓它成為學習的助推器,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著眼發展,評語評價
1.指導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由于方法錯誤而不會解題時,教師可適當提醒孩子解題的切入口。如孩子在審題、計算、觀察、分析、判斷等這些方面出現錯誤時,教師就可以運用評語:“不妨把作業本倒過來看”“先找準數量關系式”“你再仔細想想題目中‘一共’的意思”“我覺得第一步不應該這樣做”,這些評語不僅僅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也指出孩子思考的切入點、思考的方向。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不僅找到了錯在哪里,而且知道為什么錯、怎么改正,這不正是教師所要的結果嗎?“方法不錯,可要細心!”“多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有辦法?!迸φ覍W生的閃光點,鼓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跋嘈抛约?,你準行!”這種帶感情色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愛,從而逐漸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
2.挖掘潛能,養成習慣
潛能,就是一個人潛在的能力。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讓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發揮到極致。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潛力,教師要肯定他們的創造潛能,想方設法將這種數學潛能挖掘出來。如果學生只是按照教師講解的例題簡單地完成練習,就好似“復印”、“拷貝”。長此以往,學生智能機械地模仿,潛能得不到開發,知識面狹窄,缺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這要求學生統一,那要求學生標準,那么孩子的潛能何時開發、何時挖掘?在作業批改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評語適當給予啟發,以幫助激發學生的潛能,激活創新意識。如“請你想一想,還有別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嗎?”“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來分析、思考問題,克服思維定勢的不利因素,開拓思路。運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能正確、靈活地解答千變萬化的應用題。“你真棒!老師還沒想”“你的想法真棒!”“你的這種方法真好!”,這樣的評語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動腦思考、發現問題,并做出假設嘗試,激起孩子大膽地去想、去做,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嘗試。
學習習慣,是指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動作行為。作業是學生掌握、內化知識的主要反饋,因此,養成小學生數學作業的良好習慣是其學好數學的保證。教師在學生的作業書寫、格式以及算理過程要嚴格把關,這些都是體現良好學習習慣的外在標準。在評語指出作業中的不足之處,如“方法不錯,格式注意到了嗎?”“聰明的你,一定能發現簡便方法!”等能使學生很快地加以改正。對于學生由于粗心出錯,首先要肯定其長處,增強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點。如“再細心一些,準行!”這樣的評語既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又能糾正其不良傾向,這就是真教育。
二 承認差異,分層評價
“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孩子的思維、孩子的智力發展存在差異性,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只用“√”、“×”,百分制量來完全評判孩子的作業,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利于他們各種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不要對所有的學生作統一的要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作業難度、數量、質量等都做不同程度的要求,讓學生在作業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喜悅。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教師可用“☆”、“o”、“?”等表示不同的等級。達到什么級別加什么評語圖畫,讓每個學生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都有奮斗目標。這些評語圖畫,既承認孩子們之間的差異性,也指出了孩子之間的差異,用數學圖畫來評判數學作業,更具有數學趣味。
三 找準原因,適度評價
教師不能簡單地打“×”號,要幫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在評語中指出不妥的地方,指出應如何更正。“用點兒心思,你一定會寫得很好?!薄澳阍僮屑毧纯矗馨l現錯出在哪里嗎?”這些評語提示學生的作業字跡不清或由于疏忽大意形成錯誤;“能用你靈巧的雙手去試一下嗎?”提示出現操作性的錯誤;“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老師隨時歡迎你來?!睂W生感受到在遇到困難時,老師是最可信賴的朋友,推動學生進步;“老師批改你的作業,是一種享受?!背姓J數學作業良好,字跡端正、清楚,正確率高的孩子;“你今天的作業真讓老師感到驚喜!”鼓勵進步比較大的孩子,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成功,激發學生更加用心去完成作業。
四 靈活多樣,一題多評
一題多評,從學生解題思路、習慣、情感、能力、品質多方面評價學生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作業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只有在關注個體差異、突出個性發展的前提下,發揮評價的導向、調控、激勵、診斷等功能,才能為學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可能,作業批改才可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