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是中學生開始學習物理知識的啟蒙階段,是培養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階段。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教師要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指導學生高效的學習,教師必須采用充分合理的物理教學策略。筆者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探討,提出了一些使中學生有效學習的措施。
初中物理教學就是為了培養中學生不斷追求真理和渴望獲得知識的情感,初中物理教師應在物理教學中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程序、教學順序、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媒體等方面做的總體考慮。
初中物理教學涉及許多概念、規律、公式,它們彼此間又有一定的聯系,如何才能很好地記住它們,這對我們學習物理非常重要。為此,筆者把常用的一些記憶方法加以歸納與分析,希望能對物理學習愛好者有所幫助。
一 現象記憶法
如我們跑步時,不小心被石頭絆倒、身體總是往前倒。通過這個現象,我們可記住慣性的概念。
二 比較記憶法
如影與像、慣性與慣性定律、壓力與壓強、蒸發與沸騰、串聯與并聯等,比較它們的區別與聯系,找出它們的異同,就能很好地記住它們。
三 濃縮記憶法
就是把定律、概念等進行濃縮,以便于記憶。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濃縮為:“三線共面,兩角相等”;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可濃縮為:“物像對稱,左右相反”。
四 口訣記憶法
就是把我們所學的知識編成順口溜,便于我們記憶的方法。如“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管動與靜”。
五 公式記憶法
就是通過記憶公式,來幫助我們記住相關的概念、規律、定律等的方法。如通過公式:P=W/t,可幫助我們記住功率的概念(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功率)。
六 單位記憶法
通過記住單位而記住與單位有關的概念。如密度的單位是kg/m3,可使我們很容易記住密度的概念是單位體積的每種物質的質量。
七 推導記憶法
就是通過公式推導,幫助我們記憶相關知識。如由公式:I=U/R和P=UI可推出P=U2/R=I2;由P=F/S=G/S=mg/S=ρgv/S=ρshg/S=ρgh。
八 歸類記憶法
就是把相關的知識進行歸類,以便于記憶的方法。如我們把物理學中的力、電、熱、光等部分的單位分別進行歸類,記憶起來就比較容易,也不容易出錯;我們也可以把這幾部分所涉及的公式分別歸類,使用起來就不會張冠李戴。
九 顧名思義記憶法
根據物理名稱,記住相關知識。如根據“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稱,可記住這些力的方向。
十 反憶記憶法
就是根據它們相反或相對的意思進行記憶相關物理知識。如正、負電荷可單獨存在,而南北磁極不可獨立存在等。
十一 因果條件記憶法
就是因為某個條件而使某個定律、公式可用或不可用。如使用左手定則和右手定則時,我們很容易混淆,但我們可以用因果條件輕松地記住什么時候用左手定則,什么時候用右手定則。如有力而用左手定則,無力而用右手定則。
十二 圖表記憶法
可采用小卡片、轉動紙板、列表格等,將知識分類歸納小結,編成圖表來進行記憶的方法。
十三 實踐記憶法
就是通過自己動手實驗或制作,從中記住相關知識的方法。如我們可通過制作測力計,記憶彈簧的伸長外力成正比的知識。
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而且因人而異。記無定法,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總之,千法萬法都應當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要活記活用,不能死記硬背。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分析,盡可能使用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和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當然,教師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學生有效的學習是不可分割的,初中物理教學應通過探索鉆研,找出最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物理教學辦法,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使學生樂于學習、愛上學習。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