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輝
(平頂山學院 公共外語教學部,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翻譯教學
宋延輝
(平頂山學院 公共外語教學部,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針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社會效果和國家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學中開設翻譯教學課程的必要性及相關的措施,以期有效地改進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翻譯教學
隨著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英語教育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這種令人欣喜的現象背后,也存在著另外一種情況:學生的口語及書面表達中存在著大量不符合英語語法規則的表達,中式英語非常普遍。
針對中國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欠缺的狀況,教育部在2004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用)》和2007年出臺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要求》)中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1]這主要是針對我國當時英語教學中忽視英語應用能力的現實情況而提出的。《要求》明確列出了對英語學習的要求:“聽力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以及“翻譯能力”。可見,雖然《要求》強調了當前階段聽說能力的重要性,但它并沒有忽略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要求。
在聽說能力被大力倡導的情形下,我們的英語教學側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除了傳統的讀寫課外,課堂教學中普遍開設了聽說課,交際教學法也因此開始流行。為了鼓勵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增強學生的信心,教師在學生語言的輸出上存在粗放和任意性的傾向,嚴重影響了學生語言表達上的規范性和交流的有效性。
翻譯教學的開設是對交際教學法的反駁和有效補充。90年代國家高校擴招的狀況使得“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不可避免地導致以交際教學法為主要教學方法的大學英語教學事倍功半。”[2]另外,“交際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難以勝任這一任務(筆者注:系統的語法知識和扎實的翻譯能力),因為它強調的意思傳遞、語言自由選擇、交際目的實現,對學生的語言錯誤,特別是語法錯誤,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3]這種矛盾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混亂的局面,相關教育主管部門也認識到了此種問題,并采取了措施。以四、六級考試為例,從2013年8月起,四級翻譯部分的考察從較為簡單的完成句子改成了段落翻譯,比重也占到了總分的15%。
就實際情況看,翻譯教學與常規的英語課堂教學相比,能夠更系統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翻譯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翻譯教學中英語語法知識的系統講解除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閱讀中遇到的長難句,更可以為學生英語表達的正確輸出提供引導工具,英漢對比的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會和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和兩種語言的特點,促進兩種語言間更順暢地轉換。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教學的引入是對傳統語法教學的反思和改進,其目的在于在目前國際交往日漸頻繁,語言交際功能日益凸顯的背景下,努力提升學生英語表達的規范性,使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和交際表達的規范性同時得到大的改進和提高,以利于英語的工具功能在國際交流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翻譯教學并非要取消聽說和讀寫等常規英語課程,而是對傳統的翻譯教學法進行反思和提升,使之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認為在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中開設翻譯教學或選修課,可以有效地彌補和促進目前常規英語教學,使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在質量上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和提高。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教師要關注傳統英語教學中英語句法的系統講解和操練。這不僅為規范的英語表達提供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準確性和流利性,同時可以有效利用母語的正遷移,有效地避免中國式英語的蔓延。現代外語教學理論認為,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羅明禮就曾指出:“語法是迄今為止唯一能用來描述語言并產生生成作用的語言體系,通過語法教授語言比通過非生成語言體系更經濟、更有效。”[4]此外,英語句法的嫻熟掌握還有利于學生工作生活中借助于機器翻譯,有效地提高其自主翻譯能力和翻譯效率。
第二,翻譯課堂中開展多樣化的翻譯實踐活動,關注翻譯過程。Gile(歐洲翻譯研究學會主席)早在1994年就提出,翻譯是譯者不斷修改并逐步提高譯文質量的過程,翻譯教學者和學習者應當關注翻譯過程,而不是僅注重翻譯結果本身[5]。
在學生語法基礎牢固的基礎上,翻譯課堂中開展多樣的翻譯活動無疑會有效地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口頭和書面)能力,提升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比如翻譯教學中可以借助于微電影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促進學生的討論和切磋,使他們在爭辯和競爭中更快地進步。應用翻譯的講解和操練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文體寫作的規范化,滿足其將來工作之需。相關實用翻譯理論的講授和翻譯比較欣賞,可以促進學生翻譯思維多樣化發展,提升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培養學生的翻譯理論意識,可以有效地解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便捷地找到翻譯的捷徑。通過對翻譯理論、目的論、接受理論等的簡單講解,可以開拓學生的翻譯思路和視野,使學生擺脫中國傳統翻譯理論的束縛和限制,對翻譯譯文的掌控可以站在更高的平臺。漢典籍英譯作及對比批評欣賞既有助于學生國學水平和翻譯能力的同步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將來有效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
第三,充分利用英語第二課堂開展翻譯任務活動。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也不單單是英語翻譯課堂所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積極利用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根據翻譯教學規劃,加強學生翻譯練習和操練的力度,積極開設“翻譯工作坊”,為翻譯實踐尋求貼近現實社會的實踐場所,積極探討翻譯的得失,獲取珍貴的翻譯實踐經驗。劉宓慶就指出:翻譯有助于學生準確地把握或校正特定的表達式中的意義,有助于學生準確地把握和使用大量的習慣用法,有助于學生理解基本語法概念,理清語法關系,從而有助于他們建立第二語言的語法意識[6]。
第四,積極開發適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教材,為學生的翻譯學習提供合理和科學的指南。由于目前應用性翻譯教材比較缺乏和不夠成熟,大學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要在積極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翻譯教學團隊,征詢學生意見和建議,借鑒英語專業或出版的相關的翻譯教學教材,努力開發出適合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的、自成體系的翻譯教材,注重學生跨文化意識和文化修養的培養,這樣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減少教師在翻譯教學中單打獨斗、隨意性強的狀態,使得翻譯教學更趨于科學和合理,少走彎路。
第五,加強大學翻譯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目前,許多高校教師不是出身于翻譯研究方向,缺乏翻譯理論知識,翻譯課堂組織能力可能不會達到駕熟就輕的地步。另外,翻譯實踐的匱乏也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因此,翻譯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是高校不容忽視的重要任務,學校和教學部門要對英語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使他們更能夠勝任目前的翻譯教學工作,有力地促進翻譯教學的健康發展。
第六,要努力探索翻譯教學考核體系建設,加強對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考察力度,確保翻譯教學的實效得到切實的保障。翻譯教學考核體系要關注以下幾方面:首先,翻譯教學考核應包括口語翻譯(根據學生水平確定即時翻譯或規定時限準備翻譯)和書面翻譯。書面翻譯的要求可以依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翻譯水平確定翻譯的難易程度。其次,翻譯中還應該涵蓋和關注文化因素的考察,如去年CET-4中關于中國文化的內容等;再次,翻譯應關注英漢對比中差異明顯或迥然不同的表達方法、句塊或句子結構。例如,“他不方便參加明天的會議”所對應的句式:it is inconvenient for him to attend tomorrow's meeting.最后,確立翻譯考核體系的動態反饋機制,通過對試題的分析不斷反思翻譯教學,給翻譯教學提供寶貴的反饋,這樣可以促進翻譯教學考核體系更科學、合理和完善。
從根本上來說,英語翻譯教學本應該就是大學英語聽、說、讀、寫、譯整個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目前地方院校在招生中遭遇生源程度不一、英語真實語境缺乏的情況下,加強英語教學中的語法基礎知識學習,加大翻譯教學的力度和開展多種形式、靈活多樣的翻譯實踐(包括口語和書面表達),是保證學生交際能力得以健康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我們應該在翻譯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新途徑,讓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有合理的比重或學分,探索翻譯教學合理的考核體系,努力克服學生英語表達中粗放和不規范的狀況,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國語水平和跨文化意識,為我國的國際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力地促進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
[2] 王建華.淺議高職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3(3):83.
[3] 章國軍.傳統的理性回歸——翻譯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J].外語學刊,2009(3):115.
[4] 羅明禮.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法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1(2):109.
[5] 周彥軍.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現狀[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4(1):183.
[6] 李強.強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2013(2):110.
[責任編輯、校對:梁春燕]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ong Yan-hui
(English Teaching Colleg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actual social effect and the cultivation aims concerning applied talents set by our governmen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eal with the necessity with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purpose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2014-08-08
宋延輝(1975-),男,河南魯山人,助教,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和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G642
A
1008-9233(2014)06-0078-03